日本核污水风暴:被冲垮的日料、美妆和珍珠
作者 劳骏晶
发表于 2023年10月

“这是最后一顿。”8月24日,上海杨浦区一家日料店的客人比平日多,等位排到晚上8点以后。客人们一边吃最后一顿,一边忍不住询问,这些鱼生是不是来自日本。

全国各地的日料店都在与日本产地划清界限。日本品牌元气寿司就发微博称:“全店非日本食材。”

8月26日,一位象山渔民的直播间出现大量恶评:“你现在是在害人。”“回家吧!”主播崩溃了,喊起来:“我哪里害人了?”他从17岁开始捕鱼,3年前开始直播,从没遇上这样的事。

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东京时间8月24日13点正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比核污染水先到的,是焦虑。人们开始抢盐,在淘宝购买核辐射检测仪。

中国海关总署也发布公告,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但和日本相关的一切都让人心生疑虑。不仅是金枪鱼,化妆品、白桃汁,甚至海水珍珠,都让消费者联想到核辐射。焦虑的情绪,正渗透中国的多个行业。

无法抵达的金枪鱼

事实上,市场上来自日本的海鲜早已锐减。

俞冰的日料店生意变得越来越差。7月28日,他卖掉了店里最后一份金枪鱼。他拥有四家日料店和一家食品進口公司,接下来的生意会越来越难。

此前,中国海关宣布禁止进口日本十个县(都)食品,这十县包括:福岛、宫城、茨城、枥木、群马、埼玉、千叶、东京、长野、新潟。

7月前,俞冰会每隔半个月向日本的合作渔场定购几条蓝鳍金枪鱼,每条的价格在两万元到三万元。这些鱼被切割成不同部分供应给俞冰的日料店,剩下的则会由同市其他店采购。

俞冰介绍,在日本养殖场,金枪鱼被钓上来后,会被迅速放血、去除鱼鳃和内脏,随后冷藏着送上飞机。经过宁波海关的抽检,一条鱼到达俞冰的后厨,通常只需24小时。此时的金枪鱼仍是最新鲜的状态。

日本一向是我国进口金枪鱼的主要国家。因为日本对金枪鱼养殖、捕捞,以及冷链加工和低温保存的高度产业化,来自日本的金枪鱼一向被认为是同类刺身中的最高品质。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1—9月,我国总计从日本进口金枪鱼总额2234.85万美元,占总进口金额的84.56%。而日本最大的海产品客户市场,就是中国香港(22.1%)和中国大陆(19.6%)。但这都已成为历史。

与金枪鱼一起断货的,还有从日本进口的海胆。

在为国产金枪鱼和海胆口味上有所不同而担忧前,俞冰首先需要担心的是食客的恐慌,这是一个还没有被定量的影响因素。“日本的都进不来了,就别怕吃日料了。”俞冰叹着气。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董、日式餐厅负责人陈强向媒体表示,日本排放核污水前,香港日式餐厅的生意已下跌两至三成。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23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