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而《健康中国行动》中提到,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目前,抑郁症治疗主要依赖药物,但因为识别率低,治愈率低的问题,抑郁症仍然困扰着无数患者。为了寻找更好的治疗手段,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展开了针对难治性抑郁症身体内植入芯片的“脑机结合”疗法,并取得显著疗效。
本文主人公方小宇患抑郁症十多年,经历了绝望、自杀后,他决定花17万元赌一把。接受脑机结合手术治疗后,方小宇恍若重生,生活也重新走上了正轨。
抑郁虐杀
2023年5月7日早上,方小宇外出吃完早餐,坐上了一辆出租车,他主动和司机搭话:“师傅你知道吗,我是机器人!”说完,他故意抻了抻胸前印着“抑郁战士”的黑色T恤。司机愣了几秒,可能觉得方小宇有点神经质,便没有说话。方小宇看出司机的疑惑,他笑着补充了一句:“是真的,我脑袋里有芯片!”
方小宇下车时,司机扭头看了他一眼,就像在看一个精神病患者。方小宇见状,笑得蹲在地上。在旁人眼里,此时的方小宇就像一个恶作剧得逞的大孩子。但谁又能想到,一年前的他因为抑郁,差点走上绝路。
1989年,方小宇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15岁时,父母前往苏州打工,他也跟着去苏州读书。可是,方小宇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他的“外乡人”口音也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因为自卑,他经常被同学们排挤、欺负,没有一个朋友。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年,让方小宇的心底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对什么都恹恹的提不起兴趣,而且经常莫名其妙地想哭,甚至发脾气。那时,他的家人对抑郁症毫无了解,认为他只是懒,故意逃避学习。这让方小宇更加痛苦。
在压抑的情绪里,方小宇凭借巨大的毅力,考上了南京的一所大学。他一度以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一定能够克服情绪困扰,闯出一片天地。
但打击来得猝不及防。一天,方小宇打篮球时,球砸到了看台上的一个学长。两人因此发生了冲突,学长气愤之下,说了几句狠话。本来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对于敏感的方小宇来说,却像平静的湖面被飓风粗暴地扯开了一个大口子,他的生活从此彻底改变了。
方小宇开始失眠,而且越来越严重,直到彻夜无法合眼。上课时,他也无法集中精神,脑子里像是有一团糨糊。他还出现了幻听,总觉得有人跟在他后面,因此变得疑神疑鬼。最难受的是,抑郁情绪说来就来,他常常忍不住用小刀割自己的胳膊,甚至当着同学的面,用力以头撞墙……
到了大二下学期,方小宇已不能正常上课,每天躺在宿舍的床上,用被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无奈之下,辅导员只好打电话叫来他的父母。父母带他去医院,随后,他被确诊重度抑郁,无奈休学。
幸运的是,方小宇遵医嘱吃药一年后,病情有所缓解。他满怀期待,回校复学。没想到,学业的压力让他病情复发,他的状态又一下倒退回一年前。无奈之下,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回到南通农村老家后,方小宇成了村里的笑柄,大家议论纷纷:“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得了精神病。”压力之下,方小宇闭门不出,状态越来越差,最严重的时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有一次,母亲忍无可忍,气恼地骂他:“这么大个人,连吃饭都不会吗?”方小宇目光呆滞,其实他很想告诉母亲:“我是失去了能动力,身体不受控制。”但是,他却张不开嘴,无法说话,浑身弥漫着一股死气沉沉的气息。
年复一年,家里人渐渐对方小宇绝望了。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2014年6月的一天,方小宇突然跑到田里跟妈妈聊天。聊着聊着,他长出一口气,脑子里乍然一声脆响,一下子神清气爽起来。他对母亲说:“我得出去挣钱养家,这些年让你们受苦了!”烈日骄阳下,绝处逢生的喜悦让母亲号啕大哭,她抱着方小宇,一下下捶打着他的后背:“你知不知道,这些年妈妈都不想活了!”方小宇也哭了……
方小宇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他干劲十足,很快做到了金牌销售,还带起了徒弟。这种美好的时光一直持续到2019年,在这期间,方小宇结了婚,有了孩子,彻底地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他尽量不让自己去触碰那段精神被禁锢的日子,偶尔有人问起以前的经历,他都会搪塞过去。
2020年3月,方小宇所在的部门竞选部门经理,他信心满满。可结果出来,当选的竟是方小宇带了很久的徒弟。方小宇脑袋里“轰”的一声炸响,他不敢抬头,恨不得立刻原地消失。会场上气氛热烈,但方小宇分明觉得全是嘲笑自己的声音,他张皇失措,脸色苍白,手心里全是汗……
这次打击让方小宇瞬间回到了过去那种状态,他的整个世界又变成了灰色,感受不到任何乐趣,甚至跟人打招呼都让他呼吸困难。但此时的方小宇不同于以前,他已为人夫、为人父,责任感让他开始积极自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