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时,台湾女作家三毛在作文课上,这样写自己的梦想:“有一天我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捡破烂的人……人们常常会把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三毛因为这个“没出息”的梦想被老师痛骂了一顿。
在日本的中国女孩美嘉却实现了三毛的梦想。她在日本收废品,每天乐此不疲地淘出宝贝,比如古朴典雅的日本铁壶、被塑料袋包裹住的劳力士手表、有些磨损的12块金币……
美嘉在高中时便陪妈妈开着小卡车挨家挨户敲门收废品,那时家乡的亲人和朋友都对她的行为表示不解:为什么要跑到离家乡千里迢迢的国家收废品?
美嘉不予回应,只是在24岁时拥有了自己的废品回收站,又在5年后的今天,盖了第二所回收站,如今年收入已過千万。
废品回收不仅给美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也让她感受到,那被遗弃的一件件废品其实记录了主人的故事。
三毛说:“拾荒的趣味,除了不劳而获这实际的欢喜之外,更吸引人的是:它永远是一份未知,在下一分钟里,能拾到的是什么好东西谁也不知道,它是一个没有终止,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结局的谜。”
宝贝藏品
距离日本东京几十公里外的大马路旁,有一块近五百平方米的空场地,这里被水泥板围了起来,不同的大卡车在这里进进出出。
靠着马路的那面水泥板上挂着一个大大的招牌,上面用日文写着:池田产业。这是美嘉建立的废品回收站。
美嘉,出生于1994年,小学五年级跟随母亲从哈尔滨搬到了日本,24岁拥有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废品回收站。
当一辆一辆卡车把废品倒入美嘉的回收站时,美嘉已经能够在一堆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废品中,熟练说出每件物品的名字、价格,以及如何挑选出更有价值的废品。
“缝纫机、马达、基板、工具箱……”
“这个锁扣应该是带金的,我检验一下。”
作为废品站的主人,美嘉把自己喜欢的废品都收藏了起来,没事的时候会拿出来欣赏,或者把废品背后的故事告诉其他人,坚决不售卖。
目前,在她收藏品的铁架上,有12块金币、各类日本铁壶、劳力士手表、钻戒……曾有人出价几万元回收她的收藏品,被美嘉拒绝了。
这些收藏品记录了旧物主人背后悠悠的岁月,也记录了美嘉和它们难解的缘分、有趣的故事。
比如有一次,搬家公司的卡车拉来了在主人家清理出来的一大堆没用的“废品”,在各式各样的主人旧物背后,美嘉翻出了一包塑料袋,里面是主人的饰品,除了珍珠、黄金项链,还有两块手表。
一块就是日后放在收藏品铁架上的劳力士手表,经过专业的评估师鉴定,“这块表的残值是30万日元”(按现在的汇率是15,000元人民币)。
另有一块日本当地品牌的手表,并不被卡车司机看重,但是表带和表盘都是由纯黄金制成,价值很高。最后这一车的废品,美嘉按照劳力士鉴定的价格支付给了卡车司机,其他物品再贴补了五千元人民币。
对废品回收的工作,美嘉评价是“和拆盲盒一样,每次都会拆到新鲜的东西,特别有意思。”
美嘉的废品回收站离城市只有半小时的路程,城市里的拆迁公司和搬家公司将收集好的废品都装满卡车,送到回收站。
美嘉主要收的废品是金属类,卡车进废品站时,美嘉先测量车的总重量,然后每卸一种材质的废品,就重新再测量车的重量,铝、铁、黄铜……按照每种材质的单价乘以重量,算出最终价格。
将总价开给司机,司机就离开了,交易十分迅捷。
这类金属物品主要是单价便宜,但是量大,每公斤铁买卖中间差价是两角人民币,但是美嘉通常会攒到10吨、20吨再一起出售给出价较高的商家。
美嘉最喜欢的是搬家公司的卡车,卡车送来的废品则是新奇古怪的,因为不同的主人有不同的收藏品,比如日本铁壶、铜器、画、瓷器。如果不是金属或者特别贵重的物品,卡车司机都会免费将物品送给美嘉。
日本老人通常独居。老人去世后,子女办完丧事便又匆匆回家,继续自己的生活。子女将清理老人房屋的工作全权托付给搬家公司,工人们把老人生前的物品全都整理在一起,去废品站换一个好价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