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的菊石“脱壳器”:旋齿鲨

鲨鱼家族可谓海洋中的常青树,自诞生以来它们一直处于海洋掠食者的位置。几亿年来,虽发生过很多次生物大灭绝,但鲨鱼家族一直存活至今。也正因为它们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才有机会进化出各种各样的结构以适应所处的不同时代。接下来,我们便要讲述旋齿鲨的故事。但要记住哟,旋齿鲨虽然名字中有“鲨”字,但其实它不是鲨鱼,而是鲨鱼的“亲戚”。
旋齿鲨是怎么被发现的?
1886年,古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加斯科因河发现了一块特别的化石,化石上的螺旋形骨骼上有15枚牙齿。经过研究,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与已经命名的剪齿鲨非常像,所以就把它当成是剪齿鲨的化石保存了起来。1899年,俄国地质学家在乌拉尔山脉考察的时候,在石灰岩层中发现了更完整的化石,一开始只是从化石中辨认出顺时针向内螺旋三圈的齿列,上面有密集排列的牙齿。经过几年的研究,古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卡尔宾斯基确定这是远古某个时期的一种鲨鱼的牙齿,于是将其命名为旋齿鲨,含义是“螺旋的牙齿”。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