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缘脑”凭什么被嘲笑?
作者 肖瑶
发表于 2023年11月

“恋爱脑”过时了,今天流行“性缘脑”。

在大众流行文化领域,二者都统指一种收缩式的狭隘思维模式,即将爱情凌驾于一切之上,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事业,友情,甚至是自我与自尊。简言之,无论发生啥都能想到谈恋爱。

以及,它们的主体和形容对象,多半是女性。

围绕“性缘脑”的提出和讨论在近期挤进大众视野,源于人民日报一次对恋爱国产剧的批评上了微博热搜,“有的甜宠剧能不能别太性缘脑?干点啥都要谈恋爱”。

其实“性缘”这一说法不是什么新鲜概念,顾名思义,和“地缘”“亲缘”有异曲同工之处:“缘”指代一种关系模式,虽然字面意思为“缘由”,但在现代社会擅长用来缓冲的暧昧语境下,如果我们把这个字理解成“边缘”,或许会更有意思。

原子化现代人的关系充满了所谓的心照不宣、不言自明,各式各样在灰色地带游走的试探和权衡,未必要契约或承诺的成立,当婚姻和家庭被寄予的角色期待降低,当人们更多察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对唯爱情论的观念自然产生了批评。

而之所以不再用“恋爱脑”而用“性缘脑”,除了前者由于使用泛滥而被主流文化部分脱敏外,大概还因为,“恋爱”本身从来不是一个糟糕的词,一个人恋爱,当然得要恋爱脑。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3年2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