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上第一朵花在哪里绽放?恐龙怎么演化成了鸟?1923年,地质学家在辽西凌源首次发现古生物化石并提出“热河系”概念;1962年,我国古生物学家顾知微将其命名为“热河生物群”。百年来,特别是近40多年,我国和世界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现生生物的祖先类型在这里陆续被发现。11月2日,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远古热河——中生代重要化石发现特展”展示了130多件来自这座独一无二的世界级化石宝库的“瑰宝”,为大家重现演化故事,更好展望未来。
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
热河生物群素有“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与“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等美誉。这一地区化石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令世界古生物界赞叹。
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开花植物——辽宁古果和世界上最早的有胎盘哺乳动物——中华侏罗兽等化石。100年来,在这座世界级化石宝库发现了大量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化石物种,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所有生物门类,为研究鸟类起源和飞行起源、真兽类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地质变化与生物协同演化等重大地质古生物理论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化石佐证。


热河古生物化石分布于今天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这里发育保存有世界上最为理想的中生代陆相地层,分布有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和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两个重要生物群。化石保存精美,数量庞大,包含20多个生物门类。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古生物学者在这里有了数项突破性的古生物发现,包括早期鸟类、带羽毛恐龙、原始有胎盘哺乳类和早期被子植物等,皆为20世纪古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科学发现。
燕辽生物群是生活在大约1.66亿~1.59亿年前中晚侏罗世的生物群,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中亚、西亚等地区。燕辽生物群也是这里的代表性生物群之一,不仅与热河生物群产自不同的时代,代表性化石分子也有不同的组合面貌。
热河生物群是生活在大约1.35亿~1.20亿年前白垩世的一个古老生物群,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蒙古、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等东北亚地区。这里埋藏的热河生物群物种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保存良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级化石宝库。
诸多“瑰宝”传递什么信息?
这次的“远古热河——中生代重要化石发现特展”首次集中展出大批来自热河中生代的珍稀化石,展示了远古时期热河生物类群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那么,有哪些令人瞩目的化石“瑰宝”呢?
中华侏罗兽——世界上最早的有胎盘哺乳动物。这些化石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侏罗纪晚期的中华侏罗兽,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有胎盘哺乳动物。这个化石的发现改变了科学家对人类远古祖先的认识,把人类探索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祖先的时间又提前了3500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