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

11月8日至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向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的视频致辞中指出,我们要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名嘉宾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本次峰会,围绕“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聚焦互联网衍生出的数字世界,纵论数字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谋划以数字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美好愿景。
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稳步推进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不断探寻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答案。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升级为国际组织后,其交流平台作用日益提升。
为突出国际组织年会特色,今年乌镇峰会举办了疫情后首次全员线下参加的理事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弗朗西斯·高锐说:“10年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平台,各方能够在这里交流探讨,携手共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永久主题。10月7日,2023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发布展示活动举行。
“13项精品案例从多元角度,展示了各方对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响应与深刻践行。”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说。
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有利于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在乌镇峰会分论坛之一的网络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论坛上,《2023年度中华文化符号国际传播指数(CSIC)报告》发布,总结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从“形”到“意”等特征。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3年2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