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的第十年。十年间,人工智能在浙江早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深入到农业、工业等领域和政府治理、百姓生活当中。
日前,记者走访杭州、嘉兴等地多家科技企业、研究院,以及部分科技产业园,感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脉动。
“人工智能+”正不断生长
行走在乌镇,人工智能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智能驾驶领域,人工智能让车辆变得更“聪明”。可以载客游览的无人驾驶小巴,能够自动清扫地面的无人驾驶扫地车,具有加热和冷藏功能的5G移动餐车……在乌镇百度Apollo Park,智慧出行触手可及。
打开手机小程序,输入目的地,很快就有一辆自动驾驶车辆接单。在车子后排落座后,通过正前方的屏幕,乘客可以看到行驶途中遇到的每个障碍物。无论是红灯时前面停下来的车辆,还是旁边车道驶过来的电动三轮车,这辆自动驾驶车都能灵活避让。10分钟左右的车程,这辆车带来满满的安心感。
这是百度Apollo旗下“萝卜快跑”提供的自动驾驶出行平台的网约车服务。目前,除了乌镇外,该平台还在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多地投放相关服务,测试里程达7000多万公里,成为很多游客及上班族的出行选择。
据百度Apollo工作人员介绍,百度Apollo Park是一个以“车—路—云—图”为核心的智能网联生态基地,百度自动驾驶车辆拥有环境感知、行为预测、规划控制等10项技术。经过产品的迭代升级,百度自动驾驶车辆的造价在不断下降,从四代车到去年年底推出的六代车,车辆造价从100多万元降至20多万元,性能也不断提升。
更多民生领域与人工智能的碰撞,正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乌镇峰会电力场景运营服务中心(保电指挥中心),今年新投用的数字电网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18个变配电站所和乌镇几大场馆尽收眼底。指挥调度只要轻轻点击相应位置即可直达“现场”;第一人称视角下,数百公里电力线路的现场画面清晰可见。
“人工智能让以前需要现场值守巡视的保电人变为屏幕前的‘电力运行分析师’,大大解放了人力,也让电力检修更高效。”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党建部主任曹鑫说。
从乌镇到全省,“人工智能+”正在生根发芽,不断生长。
海量的应用场景,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优质“试验田”,一大批新技术、新应用、新突破在浙江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