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峰会上,这个论坛首次举办只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

当下的未成年人,常常被人称作“互联网的原住民”。
从出生开始,他们的生活就与网络紧密相连,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进行学习、社交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工具。截至2023年6月,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1亿。
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成长空间、变革未成年人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考验。
如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网上违法不良信息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及网络欺凌等,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已然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11月9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与世界一起守护‘未来’”主题,为护航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言献策。论坛上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题曲《永远为你》、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系列短片,并分别以“如何织密保护网”“如何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为议题举办了两场圆桌论坛。
据悉,这是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首次举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
完善法律法规,当好“织网者”
“如何织密保护网,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应该就是要织密‘法律之网’。”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何江指出,近年来中国不断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方面综合施策,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日前,历经多年酝酿和完善,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出台,将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3年2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