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走出历史画卷的孤勇者
作者 刘若淼
发表于 2023年11月

銀杏被称为世界第一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从物种受威胁的等级来看,银杏比大熊猫还要“大熊猫”。根据《世界自然保护红色名录》,银杏属于濒危物种,而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已经在2021年从濒危降为易危。那么,为什么大街小巷里还有这么多的银杏树呢?

孑然一身分类系统中的孤勇者

为了弄清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瑞典科学家卡尔·林奈建立了植物分类系统。就像人的户籍一样,植物被划分到不同的界门纲目科属种中,每种植物在分类系统都有一席之地,并且在同一个单元,或多或少有一些亲缘关系近的物种。然而,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的银杏却是个例外,它独自拥有1纲1目1科1属,是真真正正的孤家寡“银”。举个例子对比一下,月季花为木兰纲蔷薇目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在分类系统中,它有多少远亲近邻呢?木兰纲下有56目,月季花所在的蔷薇目是其中之一,蔷薇目涵盖7科,蔷薇科划归在这,蔷薇科又有包含蔷薇属在内的58个属,而蔷薇属下有约100个物种,月季花正是这百分之一。在已经被人类鉴定出的170万个物种里,银杏孑然一身,它曾经的那些亲缘物种,都在2.7亿年以来的无数场浩劫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距今约2.7亿年的二叠纪世界,地球上的优势植物是蕨类,裸子植物刚刚兴起,银杏和它的同门有了最早的历史足迹。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最大、最严重的一次,96%的物种在这次事件中惨遭灭绝。随着地球气候由半干热、干热向温湿转变,地球上的植物趋于繁茂,银杏家族顺势兴起。到了中生代侏罗纪,银杏遍布北半球,除了赤道地区,银杏一度扩展到北极点附近,进入了家族史上的黄金时期,彼时称霸地球的恐龙,常常以高大的银杏树叶为食。到了白垩纪晚期,地球气候急剧转冷,银杏类植物逐步转入衰落期。大约500万年前,银杏在北美洲灭绝;260万年前,银杏在欧洲消失;到1.1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时代结束时,银杏仅存在于中国。20世纪初以前,人们一直认为野生银杏已经灭绝,直到在我国西部发现了一处幸存的银杏林,才证明银杏科银杏属还有野生种的存在。据调查,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在我国东部(浙江天目山为代表)、西南(贵州务川、重庆金佛山为代表)、南部(广东南雄、广西兴安为代表)尚残存少量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的银杏。可能是这些地区特殊的地形地势,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冰川作用,才使得这些野生银杏树存活到今天。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3年2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