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王 文 廣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医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骨科运动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学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协会(ISAKOS)会员、亚太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协会(APKASS)会员。擅长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疾病的关节镜治疗,运动损伤的诊治,骨关节损伤微创治疗。

王 敏 医学博士、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进修学习,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委员、首届广州市科普专家。擅长肩、膝、踝、肘、髋等关节运动损伤的微创关节镜治疗。
近1年以来,王阿姨遇到了让自己头疼不已的事,那就是走路常常崴脚。由于崴脚频繁,平时走路很容易脚疼,走久了脚还容易肿胀,她不知道是哪儿出了问题,便前往医院问诊。经过一番检查,医生认为王阿姨得了“慢性踝关节不稳”,通俗来说,就是“踝关节不听大脑使唤”,导致崴脚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崴脚,在医学上被称为“足踝扭伤”。这种外伤是外力使足踝部超过其最大活动范围,令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甚至关节囊被拉扯撕裂,出现疼痛、肿胀和跛行的一种损伤, 一般为人们在不平道路上行走、奔跑,或下坡、下楼时,足部突然内翻或外翻、旋转,重力失衡所致。因为内强外虚,崴脚时常易出现内翻位的损伤,由于骨头很结实,大多数的踝关节扭伤不会造成骨折,但是往往会造成韧带的撕裂。

崴脚后踝关节会有肿胀和疼痛,血管遇热就会扩张,所以在崴脚急性期热敷后反而会增加出血和关节肿胀。轻度扭伤后,人们还可以行走,但是过多的活动会让关节变得松弛,致使崴脚变得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时不时来一次,这种情况专业的称呼叫作“习惯性崴脚”。
老是崴脚,可能真不怪“走路不小心”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很常见的损伤,尤其当人们跳起落地、下楼踩空、穿高跟鞋时扭伤最为多见。据统计,踝关节扭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以上,其中,足底向内的内翻位扭伤又占了8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