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电影巨匠的百年怀想

今年是谢晋导演诞辰100周年。1923年11月21日,谢晋出生在江南小城绍兴。谢晋导演的电影记录了一个特殊的年代,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样的大师出现远比任何大奖的分量更重。从2008年谢导离开我们已有15年的光阴,回望历史,他的作品、人品、才华,魅力,让人无法忘怀。他的人生经历更是让人感叹!
与谢导的几次邂逅
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一次在公交车上偶遇谢晋导演,虽然近在咫尺,也有粉丝的心态,但不会像如今的年轻人那样主动表达,只是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这位让人敬仰的导演。那时谢导还很年轻,身着米色风衣,气质高雅,车到新街口站,从容离去,汇入人流中。
再次见到谢晋导演,是随谢铁骊导演在上海拍摄电影《清水湾,淡水湾》(1984)的时候,谢晋导演来探班谢铁骊导演,众所周知,“南北二谢”既是当时中国内地最著名的导演,又是要好的朋友,望着两位长者寒暄谈笑,我也心生愉悦。
时光荏苒,转眼十多年过去,我也成为一名导演。2000年,第5届长春电影节,谢晋导演是评委会主席,评委还有台湾的李行导演、香港的张鑫炎导演、演员濮存昕等,我有幸也成为评委中的一员,与大家一道看片、工作,更加感受到谢晋导演的人格魅力与才华。



2000年10月,上海的史蜀君导演打电话邀请我参加美国费城索思摩大学的电影周活动,说有谢晋和吴子牛导演参加,我当时就答应了。在费城的日子里,索思摩大学教授孔海立先生安排了观影、座谈、演讲、交流等活动。我们就住在校园内一幢老房子里,大家在一起居家生活,晚上在客厅闲聊电影,除了正式活动外,谢晋导演的作息时间很随意,一般下午睡觉,再上个闹钟。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3年2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