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感受东南亚画家的无穷魅力
作者 健钧
发表于 2023年12月
总有人在张荔英的《自画像》前流连。张荔英(1906年—1993年)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女儿。1954年,张荔英定居新加坡,并在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任教。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4层有个白色穹顶。穹顶下曾是法律图书馆,如今主要收藏艺术史相关资料。
張荔英作品《家庭画像》。

人们对东南亚地区的艺术知者甚少,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是世界上唯一专注于东南亚地区艺术的国家级艺术机构。美术馆耗资近25亿元人民币,总面积达6.4万平方米,收藏了8000余件艺术品。

在新加坡的市中心,曾有两座不对外开放的建筑。欧式的穹顶,庄严的科林斯柱和爱奥尼亚白柱引人瞩目,它们是原新加坡政府大楼和前新加坡最高法院。2015年11月,这两座建筑忽然对外开放了。它们又获得了“新生”。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东南亚现代艺术博物馆,就此诞生。

绘画与建筑的完美交融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那27米高的圆形穹顶由彩绘玻璃打造,就像一个装满了瑰宝的巨大奇幻盒子。若从一个参观者的视角出发,很难说场馆的建筑与其内部的永久陈列展哪个更富吸引力。

一层“历史馆”常设展厅通过丰富的文物与史料,反映这座小岛的发展和变迁——从700年前的狮子城、19世纪的英国殖民地 、二战时期的昭南岛到今天繁荣安定的新加坡。

二层“生活馆”由四间生活画廊组成,通过摄影,时装电影和食物及木偶戏等,详尽地展示了从殖民地时期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蓬勃发展时期,新加坡的文化变迁。

除主要展馆之外,位于地下一层的临展厅也会不定时举办特别展览:比如越南主题的画廊,中国画家吴冠中特别展厅,与纽约现代美术馆、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和法国国立艺术博物馆等国际美术馆合作的艺术展等。

当我在馆内看到张荔英的画作时,内心激动不已。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陈列着一幅张荔英的自画像。这幅长17.5厘米,高22厘米的作品,没有任何关于身体部分的描绘。整幅画的重点在于呈现她的面部轮廓、表情、神态和细节。画像中的她有着安定从容的侧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端庄大气中隐含着高贵与骄傲的气息。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藏有张荔英的147幅画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一幅。

张荔英是新加坡六大先驱画家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3年2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