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谚文:从方块字到方块拼音
作者 汪亮
发表于 2023年12月

韩文实际上是拼音文字——把表音字母按类似汉字结构组合起来。传统韩语中,人名大多是汉字名,用谚文表示后重名率暴增。因此今天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仍然会标注汉字。通常汉字名只有本人和亲友知道,所以很多韩国明星被介绍到中国时,真名都被写错了。比如演员“林允儿”本名“林润妸”,球员“孙兴民”本名“孙兴憨”。都是因为这些汉字在韩语里同音,所以翻译时找错了字。

“方块字”里画圆圈

这能算方块字吗?估计很多国人看到当今朝鲜、韩国的文字,都会有這种感觉:结构上看,勉强也算方块字;可笔画部首,则高度“几何”化,圆圈尤其众多。所以粗看像汉字,细看却完全不认识。

实际上,韩文的每个小方块,都是由表音字母拼合而成——与其叫“方块字”,不如叫“方块拼音”。韩文字母亦由简单笔画构成,却自成体系。其拼写方式也与我们的汉语拼音不同:不是在一条直线上从左往右拼写,而是把声母、韵母像偏旁部首一样,组合成“类汉字结构”。通常声母放在“字”的左、上部分,韵母放在右、下部分。其中圆圈有双重含义:如果碰到an、ong之类元音开头的单词,就在左上画个圆圈,表示无声母;圆圈若出现在“字”的下方,则读作后鼻音ng。所以韩文里才会有那么多圆圈,而且总出现在每个“字”的起笔和收尾处。

本文刊登于《今日文摘》2023年2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