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中的学历尴尬
作者 鹤老师
发表于 2023年12月

非全日制学历求职受阻,经济学怎么解释这事?

答案是:信息成本。任何时候,资源都是有限的,识别都是需要花成本的。除非企业的精力无限多,否则就一定在选择的时候有倾向性。当它没有办法考察某个人的真实水平时,就需要借助一个相对有价值的参数,来降低识别成本,提高准确度。

通常的权重排序是:清华、北大→985、211→一本→二本→专科。

清华、北大的学生,就一定比技校专科的强吗?未必。概率不代表个体,它只是统计学数据。很多优秀的人,也可能只有高中学历。但是面对昂贵的人力资源成本,从概率更大的群体中选拔,是个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我们当然希望企业能够从头到尾仔细考察每一个人,尽量避免任何误判。可如果企业真的这么做了,不计成本反复甄别,那应聘者最可能面对的结果就是:排队,排长队。从投递简历到接到第一个面试电话,也许要等3年。

其实从成本上讲,企业比任何人都更愿意仔细考察每一个人。

本文刊登于《今日文摘》2023年2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