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谋略大师们的明牌
如果有賈谊、主父偃在他身边,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中国历史上有个特殊群体,他们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凭一己之力做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些人就是谋士。毫不夸张地说,谁拥有了顶级谋士,就相当于掌握了大杀器,做事的成功率成倍增加。
顶级谋士们往往不屑于使用阴谋诡计,他们更擅长的是阳谋,让对手明知道是陷阱也不得不跳下去。
影响最深远的阳谋:尊王攘夷
历史上的第一位阳谋大师,应该是春秋时期的管仲。他提出的“尊王攘夷”主张,就是个大大的阳谋,不仅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更辐射至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
周朝立国之后实行分封制,结果导致诸侯遍地走。这些诸侯开始的时候,还对周天子有着敬畏之心,但随着自身实力的壮大,周天子在他们眼中也就变得无足轻重。大家虽然表面上都承认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谁都没把周天子当盘菜,彼此之间为了利益更是时常掐架。
这种情况下,管仲审时度势,高举“尊王攘夷”旗帜,为齐国称霸诸侯提供了强大的法理支撑。
尊王,尊的自然是周天子;攘夷,攘的是山戎等少数民族。
管仲提出的这个主张,妙就妙在把周天子推到了前台,自己却在背后夹带私货,收拾反对派;而诸侯们明知道齐国的小算盘,但在“尊王”的大义名分之下,也只能忍气吞声伏低作小。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方法,很快就让齐国国君齐桓公尝到了甜头。
宋国对齐国的做法不感冒,于是齐桓公先派人朝拜周天子,打宋国的小报告,请周天子兴师问罪。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学生博览》2023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