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个设计师
作者 萧振鸣
发表于 2023年11月

北京鲁迅博物馆曾经办过一个展览——鲁迅是个设计师。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巨人,在小说、散文、杂文创作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在小说史、翻译、国学、收藏、美术、书法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北京鲁迅旧居的设计改建,就是鲁迅亲自动手设计的,他的设计草图至今保存在博物馆。他曾参与设计中华民国国徽图、北京大学校徽等。在中国的作家中,鲁迅以他深厚的美术基础,率先关注书刊设计,一生设计封面60多个,题写书名30多种,并有大量关于书籍装帧的论述,还培养指导了许多青年设计师,以至于在中国书刊装帧设计史上,鲁迅始终作为一个典范而存在,他的设计引领了那个时代洋装书的潮流。

童年绘事

鲁迅的设计才能来自他的美术天赋及自幼形成的深厚的美术修养。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周福清是清代的翰林,父亲是秀才。鲁迅7岁始读家塾,从那时起就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千方百计搜求民间剪纸、年画和带图画的书。

今天的图书出版,几乎是无图不成书的时代。鲁迅出生在清末,那时的出版并不发达,大量的经史子集是很少有插图的。带插图的书少之又少。鲁迅的童年时代的教育,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有图的书基本上都是课外读物。热爱美术是鲁迅的天性,从小他就喜欢搜罗带插画的书来读,如《花镜》《点石斋丛画》《诗画舫》《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等许多图画书,他更是把《山海经》称为“最心爱的宝书。”他不但爱看,还喜欢画。鲁迅小时候画过许多漫画放在小床的垫被下面。鲁迅七八岁那年,邻居沈家有个小男孩名叫八斤,年龄比鲁迅大三四岁,家境比较清苦,衣服常不整齐,夏天时常赤身露体,手里拿着一枝自制的竹枪,跳进跳出的挥舞,嘴里还嚷着:“戳伊杀,戳伊杀!”意思是杀了你。虽然八斤倒不一定是直接威吓鲁迅,但这也是一种示威,鲁迅是绝不能忍受的。鲁迅的家教是禁止和别人家的孩子打架的,于是他就用画画来抒发心中的反抗。有一天,他画的画被伯宜公发现了,翻开一看,好几张画中有一幅画着一个人躺倒在地上,胸口上插着一支箭,上面还有题字:“射死八斤”,于是把鲁迅叫去,笑嘻嘻地责问了一番。可见鲁迅从小性格中就带有反抗和倔强,对攻击他的人绝不轻易饶恕。

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寿镜吾先生在课堂上读书入神,鲁迅就在下面画画。他用的是一种“荆川纸”,大约一文钱一张,他把纸蒙在《荡寇志》和《西游记》小说的绣像上,把画一个个影描下来,又装订成一大册。不久,他因要用钱,以二百文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从鲁迅留下的手绘画来看,他的线条功夫十分了得,那是年轻时打下了基础。

版画和小说是鲁迅一生的主要成就,而鲁迅真正接触版画和小说大约是在12岁。1893秋后,祖父考场贿赂案被光绪皇帝谕旨判为“斩监候”,俟秋后处决。周家只好變卖家产设法营救,为免株连,送孩子到皇甫庄外婆家避难。鲁迅被寄在大舅父鲁怡堂处。在那里鲁迅被称为“乞食者”而受到很深的刺激。大舅父那里有一部《荡寇志》,是道光年间的木刻原版,开本大,画像生动,像赞用篆隶真草各体分书,十分精美。周作人讲过:

鲁迅小时候也随意自画人物,在院子里矮墙上画有尖嘴鸡爪的雷公,荆川纸小册子上也画过“射死八斤”的漫画,这时却真正感到了绘画的兴味,开始细心影写这些绣象,恰巧邻近杂货店里有一种竹纸可以买到,俗名“明公(蜈蚣)纸”,每张一文制钱,现在想起来,大概是毛边纸的一种,一大张六开吧。鲁迅买了这明公纸来,一张张的描写,像赞的字也都照样写下来,除了一些楷书的曾由表兄延孙帮写过几张,此外全数是由他一个人包办的。这个模写本不记得花了多少时光,总数约有一百页吧,一天画一页恐怕是不大够的。

本文刊登于《博览群书》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