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书外的话
《楚辞与古代文明》一书是在我博士论文修订基础上而成的,选择楚辞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要从我的师承说起。2005年,我考取了烟台大学江林昌先生(现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林昌师是著名楚辞学家姜亮夫先生的弟子,以楚辞为选题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其中重要的方向就是把楚辞放在古史、古俗等视角下进行研究;博士毕业后,林昌师又跟随李学勤先生进行博士后研究,担任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学术秘书、首席科学家秘书并承担项目子课题研究。这样的经历,让林昌师能够贯通文史考古,站在学术最前沿、以更为宏观的视角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在我攻读硕士期间,林昌师邀请王锡平等考古学者为学生授课,让我们系统接受了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的训练。当时,我虽然不喜欢“文学”,但我觉得跟随一个老师,一定要学习老师的“悠长之处”,遂选择《考古发现与〈天问〉研究》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幸运的是,论文答辩时得到了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古文字学家孙敬明等先生的鼓励和认可,也获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姜亮夫先生是王国维先生的弟子,楚辞研究是他的重要研究领域,先生重视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亦是深受王国维的深刻影响,这也成为我进行文献和古史研究的重要方法遵循。2008年,我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师从甲骨学家范毓周先生学习,范老师的一个身份是闻一多弟子、著名楚辞和古史学者孙作云先生的女婿,对楚辞也有深入研究,我的博士论文选题也顺理成章地“锚定”在楚辞方面;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本科期间指导我学年、毕业论文的著名史学家安作璋先生的影响,我在考入南大的时候,安先生专门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围绕一个领域,坚持去做,深入研究,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博览群书》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