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作者 杨宜勇
发表于 2023年11月

读书就是读其人。

时光飞逝,袁方教授领衔编写的《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出版已是第33个年头。今年是大兴调查研究之年,偶然看到书柜的角落里面袁方教授送我的《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一书,虽然是明显的铅字排版不是激光排版,但是翻开再读,却发现其中许多原理和论点都不过时。全的内容主要包括: 绪论、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和基本程序、社会调查课题的提出与确定、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准备等。首版于 1990年,直到 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还在印刷。

水有源,树有根。结识袁方教授还得从头说起。1985年到 1988年,我在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庆唐系主任一有重要的会议,要请中国社会学会会长袁方出席,我经常承揽接待袁方會长的工作。一见面,作为湘北临湘人,我就听出他浓厚的湖南口音,觉得特别亲切。接下来,无论是从清华大学那边论,还是从北京经济学院这边论,袁方前辈都是我的学长,因此更加聊得来。

袁方先生生于 1918年春节正月初一,卒于 2000年 6月 14日。湖南汉寿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从陈达、潘光旦、李景汉、吴泽霖等社会学家。此后,曾前后在清华大学、北京经济学院等多所高校任教。1982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袁方先生认为:社会调查作为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前期阶段,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而社会调查研究则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所谓研究,一定是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些判断非常深刻,一语中的,永不过时。

袁方先生指出: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是指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提供了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也称研究方式,它表明贯穿于社会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它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得出研究结论的。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就是我们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一定要与时俱进。

记得袁方先生跟我说过:

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的校训,也是西南联大的精神意味着坚忍不拔、追求卓越。

本文刊登于《博览群书》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