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书贼》:唯有读书可以救赎
作者 北方有佳
发表于 2023年12月

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有一部作品,位居榜单超过10年,先后被译成40多种语言,感动了无数人。

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句醒目的介绍:“这是一个关于文字如何喂养人类灵魂的独特故事。”

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偷书贼”的。

读书,是生活的避难所

1939年冬天,一辆开往慕尼黑的火车正在疾驰,车里装满了面黄肌瘦的穷人。一个6岁的小男孩病死在车上,第一个发现他的,是他9岁的姐姐莉赛尔。莉赛尔一边叫醒母亲,一边使劲摇晃着弟弟,可是无论怎样哭喊,弟弟都没能醒过来。火车临时停靠在一个无名小镇,她们带着小男孩的尸体下车,找了一个墓地草草将其安葬。葬礼上,莉赛尔悲痛得几乎失去知觉。母亲使尽力气,才把她拖离墓地。在慌乱之中,莉赛尔看到地上有本书,就偷偷将它捡起来藏在怀里,好让自己以后能想起弟弟葬在这里。

母女俩重新乘坐火车前往慕尼黑。

火车到站时,母女俩饿得皮包骨,生存都成了问题。为了让莉赛尔吃饱饭,母亲狠心将她塞给远郊一户人家收养,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养父汉斯是个粉刷匠,养母罗莎替人洗衣养家。刚经历过生离死别的莉赛尔,十分想念弟弟和妈妈,每天都会做噩梦。半夜惊醒时,她就偷偷拿出在墓地里捡的那本书一遍遍地抚摸。她不懂里面讲了什么,但这样能抚慰她对弟弟和妈妈的思念。

有一天,养父汉斯发现了莉赛尔的秘密。他轻轻读出书名——《掘墓人手册》,惊讶地发现这并不是儿童读物。当莉赛尔告诉他书的来历后,他微笑着对莉赛尔说:“以后我们一起读这个。”在汉斯的陪伴下,莉赛尔渐渐学会了认字,并用阅读搭建起了自己的小世界。

自从开始读书,莉赛尔黑暗的生活仿佛有了光亮,压抑的心灵也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的窗。

本文刊登于《读者·校园版》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