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作者 慢热的喜
发表于 2023年12月

今年的母亲节,同事瑞姐引来了全公司小伙伴的羡慕眼光。

瑞姐有个堪称完美的儿子,上的重点大学,现在省外读研。母亲节的前一天,儿子就给她订好了花,不仅如此,她的儿子还记得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节日,瑞姐的生日、情人节、妇女节……

假期时,儿子和朋友出去玩,喝到好喝的奶茶,会给她打包一杯;早上去晨跑,瑞姐还没醒,儿子就把早餐买好了;路过水果店,儿子会给她买她最爱吃的榴莲; 即便远在几百公里外读书,儿子也会拿出兼职的工资,让她挑选喜欢的包包、化妆品,直接把她宠成了公主。 公司里好多恐婚恐育的同事都说:“要是养的孩子能有瑞姐儿子一半好,做梦都能笑醒。”瑞姐也从不羞于表达对儿子的爱和感谢,每次收到儿子的礼物,她都满心欢喜地晒到社交平台;在外人面前她也是大大方方地夸奖儿子。

爱是一种能力,在瑞姐和儿子身上,我看到爱是流动的、呼应的。 作家毕淑敏曾说:“一个不懂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 每一个懂爱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懂爱的父母。”

1.孩子被重视 

网友@凤梨罐頭什么时候过期发过一条微博:家里人为自己写了5本书纪念自己的童年。她的小名叫薇儿,爸爸在书中记载了她名字的票选过程;妈妈在书里写道:“宝宝给我力量。”书中还记载着外公拍下她在姥姥怀抱沉睡、姥姥给薇儿剪指甲的那一刻,以及爷爷为她的第一个儿童节画的画。全家人都为她的降生而感到幸福。不少网友感叹: “她得到了如此多的爱,太幸福了!”“这是什么神仙家庭,只是看文字就能感到温暖……”

在《父母的觉醒》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我们踏上育儿的征程,就要理解与孩子的感受发生联结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情感,考虑他们的需求,为他们创造表达真情实感的自由空间,避免独裁和控制。

本文刊登于《伴侣》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