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的温度
作者 王邦尧
发表于 2023年12月

在小寒晴明的日光下,剝一箱川红橘。用小刀轻轻在外皮划一个十字,然后剥开,橘皮就成了一朵花,放在阳光下晾晒,晒干收好,储存至少两年以上,普通的橘皮就成了陈皮,有了药用价值。

橘,同“桔”,但“橘”比“桔”更有一种沉稳温文之气,许是因为有屈大夫和诸多文人的文意在,意思便深远了许多。“桔”则是民间的粗率与纯真,简简单单只是欢喜。此时认真小心地剥着川红橘,不仅有“橘”的沉稳之意,更有“桔”的简单真率,是俗世日子里的清欢喜乐。

忽然就想起王羲之的《奉橘帖》,寥寥十二个字,却充满了艺术的美感与人情的温度。

霜降之前的某日,王羲之想念友人了,刚好园中橘子将熟,便给友人送了三百枚。这些橘子应该是用一辆车载着,颇有声势地送到朋友家里。想想收到一车橘子的朋友,得多么欢喜。

本文刊登于《读者》2023年2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