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在河内举行的朝美首脑会谈未达成协议就结束了,朝鲜再次开启以导弹飞行试验为中心的武力示威上。根据NTI(Nuclear Threat Initiative)和Sky rocket 网站飞行记录的统计数据显示,朝鲜2019年共计进行了36次导弹飞行试验,其中对韩国构成直接威胁的新型近程导弹发射23次,包括8次KN-23导弹、4次KN-24导弹、11次KN-25导弹;2020年、2021、2022年,朝鲜分别进行了9次、8次和14次战术武器导弹飞行实验。2023年迄今,朝鲜已经发射了16次战术导弹的飞行试验。美国家安全助理曾表示,朝鲜的新型近程战术导弹技术以及核能力的现代化、小型化,将对韩国构成直接和实质性的非对称威胁。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朝鲜已逐渐更新换代原有的飞毛腿、飞毛腿ER、劳动等型号导弹,重点开发KN-23、KN-24近程弹道导弹,以及KN-25精确制导多管火箭系统3款新型武器,研制重心也向固体推进剂和卫星制导系统转变,这些能力的提升可使射弹在发射前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并提高打击的精确度。

新型主力战术导弹KN-23
弹体构型 据欧盟战略研究基金会专家小组(下简称“专家小组”)分析,由于KN-23和俄罗斯伊斯坎德尔(SS-26)战术导弹的出口型号SS-26E(射程300千米,有效载荷480千克)具有相似的直径、长度和推进剂质量,且两者在设计、比例、起竖发射装置、姿态控制的部件(控制鳍和喷气偏转器)等极其相似,因此可认为朝鲜KN-23导弹为SS-26E的仿制版本。
根据朝鲜的公开报道,其所开展的KN-23导弹的飞行试验多数是在420~450千米的射程范围内进行的,2019年8月16日KN-23导弹的飞行试验射程达到了690千米。因此初步估计KN-23导弹射程为450~690千米,大于SS-26E的300千米,更接近于伊斯坎德尔M导弹(SS-26M)的射程。射程的差异存在两种可能。一是KN-23可能使用了更高效的推进剂,或对弹体结构和有效载荷进行了优化,使弹体更轻,从而具有更佳的升力/阻力比。二是KN-23构型比SS-26E更大,可携带更多的推进剂。根据朝中社公布的KN-23导弹MZTK 7930型发射装置的图片,可以推测该型导弹的尺寸,直径为1.10米,长度为7.74米,推进剂质量可能高达4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