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队公共外交:实现大国雄心的助推剂
作者 兰培轩 毛鹏宇
发表于 2023年12月

军队公共外交是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推行军事战略为目的,通过传播、公关、媒体等手段,针对国外公众的双向交流。军队公共外交能澄清信息、传播知识、塑造价值,提高军队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服务国家利益。近年来印度以应对国际局势变化为外部导向,以提升国际形象和获取国外民众支持为内在牵引,持续推进军队公共外交,力求扩大军队影响、提升军事软实力、实现大国抱负。

印度开展军队公共外交的现实考量

军队公共外交是印度军事外交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不断受到重视。印度开展军队公共外交的主要战略考量是树立国家和军队的良好形象,在国际战略博弈中夺得优势,同时这也是对其战略优长的充分利用。

树立国家军队良好形象 尼赫魯曾说:“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大国抱负给印度对外战略留下深刻烙印,贯穿于印度外交工作发展历程,也体现在印度与各国的关系中。近年来,印度推行积极外交,努力同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认为要成为世界的主要行为体,必须率先获取外国的信任、善意、友谊与合作。良好的国际形象能帮助其与外国公众建立友谊,影响国家间的政治外交关系。印度希望通过外国公众影响其政府的外交行为,以实现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外交目标。因此,印度持续以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国家民众开展军队公共外交,通过提高军队透明度、增进军事文化传播力,彰显印军亲和力,换取公众信任与身份认同,塑造全球民众对其军队和国家整体形象的良好认知。

在尼赫鲁的领导下,“大国抱负”思想贯穿于印度外交工作发展历程

进行国际战略博弈 印度以南亚“超级大国”自居,强调“立足南亚,面向亚洲,放眼世界”。印度当前正围绕“曼茶罗”圈层布局国家安全战略,通过邻里优先、东向行动、西望等既定政策左右逢源,希求巩固南亚霸权,向泛印度洋地区乃至全世界扩张势力范围。中印两国山水相连,印度视快速崛起的中国为其领袖南亚、实现大国梦的主要障碍,认为中国近年来多角度、多层面负责任的大国和军队形象的塑造,在军队公共外交领域对印度施加了巨大压力。为争夺军队公共外交领域主动权,印军通过参加国际阅兵、向国外民众展示武器装备等方式塑造大国强军的国际形象,在非洲、东南亚等泛印度洋地区对冲中国军队施加的影响;另一方面,印度也联合国际势力,通过对接美西方国家的印太战略,为其军队公共外交寻求外部动力,助其在国际战略博弈中拓展战略空间和发展利益。

充分发挥自身战略优长 印军的军队公共外交活动,既是以增效军队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与领导力的目标为牵引,也是充分利用其战略优长的最优选择。首先,印度具有优良的军事外交传统。印军在发展过程中与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军事合作密切,积累了丰富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验。其次,印军具有语言和传统文化优长。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印度军人在境外执行任务时,能用英语与多国民众密切交流,较少存在跨国交往的语言壁垒。印度拥有瑜伽、宗教等大量公共外交资源,可为印军官兵与境外民众交流提供丰富的共同话题,助力其与当地民众发展关系。再次,印度具有对印度洋周边国家开展军队公共外交的地缘优势。印度地处大陆和海洋的交通要冲,南瞰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印度海军能自由向各方向延伸,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海上护航等军队公共外交活动。

印度开展军队公共外交的主要做法

军队公共外交是一国军队针对外国民众和军队非决策层人员开展的信息传播、人员交往等活动。印度军队公共外交活动形式多样,在信息发布、媒体外宣、人员交往、对外军事行动等领域全面铺开。

构建立体全维媒体传播格局 印度近年来着力发展军队公共外交传播路径,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宣传国防政策和军事动向,努力引导国际社会认可其“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定位。

首先,印军通过官方平台发布新闻动态。当前网络具有前所未有的渗透力、负载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印军充分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交互性开展战略传播。印度国防部、军兵种等军事机构均设有官网,通过视频图文分享新闻动态、宣扬印军实力、强化形象塑造。

本文刊登于《军事文摘》2023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