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在西方,巴西莓是当仁不让的“超级食品”,被追捧为“抗衰老奇迹”。在亚马孙河流域,共有18.8万公顷的土地种植巴西莓树,15万个巴西家庭依靠巴西莓生活。这种莓果为当地人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但也带来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 巴西莓带来的希望和代价 |
太阳刚升起不久,住在亚马孙河岸附近的里贝里诺人尼尔森·阿尔维斯就从他的家——一座小木屋里走出来,借着晨曦的微光四处张望。“很好,今天没有看到海盗的影子,也没有毒贩、传教士和人权主义者的身影。”阿尔维斯说。这意味着,亚马孙河流域兴谷岛上的原住民们可以开工了。要小心,这个岛上可是有不少美洲短吻鳄的。
今年53岁的阿尔维斯身材结实、皮肤黝黑。岛上多是水路,阿尔维斯稳稳当当地走过一座小独木桥,来到他的小卖部门前。在弯腰开门的瞬间,阿尔维斯的背部隐隐作痛,他苦笑着说:“多亏了巴西莓,我才有了这个小卖部。慢性腰背肌劳损是我爬了40年树付出的代价。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巴西莓带来的,不管是生存的机会还是威胁。毫不夸张地说,巴西莓彻底改变了我们里贝里诺人的生活。”
天刚刚亮,河岸边已经响起了摩托艇的轰隆声,这是通往亚马孙河三角洲各个岛屿的唯一交通工具。没错,采摘巴西莓的工人们已经开工了。采摘这种“黑金”是巴西最危险的工种之一,兴谷岛上190个家庭都以此为生。到了下午,差不多每个人都爬了200棵树,收获了200公斤果实,有了20欧元的收入。也就是说,采摘每公斤巴西莓只能进账10欧分。
在全球的富人区或高档健身中心,巴西莓被广泛用于制作水果奶昔或当作高档佐料。“脂肪燃烧剂”“抗衰老奇迹”“含有丰富抗氧化剂的免疫增强剂”……这些都是营销人员给巴西莓贴上的标签。他们将之打造为“超级食品”,一杯250克的巴西莓奶昔售价高达10欧元。
这一价格让阿尔维斯目瞪口呆,因为它是他们采摘等量巴西莓所获报酬的400倍。随着巴西莓走向全世界,就像其他商品的国际贸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一样,其种植区也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童工剥削、安全事故等方面的问题。巴西莓国际贸易的意义何在?欧洲的城市精英们需要这种来自亚马孙的水果吗?亚马孙需要这些时髦的顾客吗?还是说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巴西莓种植能减少森林砍伐,从而拯救亚马孙热带雨林?
我们今天的主人翁阿尔维斯已经光着脚在细瘦的巴西莓树上攀爬了40年,直到实在干不动了才作罢。现在,阿尔维斯是兴谷岛上巴西莓合作社的老板,负责为当地人采摘的巴西莓寻找买家。在我们多天的恳求下,他终于答应让记者和摄影师跟随他乘着摩托艇去视察当地的巴西莓种植园。

| 从基本食物到超级食品 |
在巴西莓火起来之前,里贝里诺人的生活大多十分拮据。当时,亚马孙河流域种了很多天然橡胶树和可可树,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相当受制于原料市场的价格波动:当国际市场不再需要橡胶,他们就少了一大块经济来源;当可可价值锐减,他们就很快陷入困苦。国际市场对于里贝里诺人来说就像是某种遥远而神秘的黑暗力量,时不时就把他们拉入深渊。
“以前,行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得去城里,去贝伦港打工。从这儿到贝伦港划皮艇大概要20个小时。”阿尔维斯无奈地说,“没办法,我有四個孩子要养。”由于靠天吃饭,里贝里诺人以前经常挨饿,不过他们总是有鱼和巴西莓可吃,这是里贝里诺人的基本食物。他们不会给巴西莓加糖,而是将巴西莓果酱和烤木薯粉搅拌在一起吃。
20年前,这种带有泥土气息的黑色果子从亚马孙河流域传到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接着在整个巴西风行,最后来到其他国家。在美国,保健品行业对巴西莓进行大肆营销,将其推荐给网红博主,巴西莓甚至还上了美国著名主持人奥普拉的脱口秀节目。通过社交媒体,巴西莓火了,从里贝里诺人的基本食物变成了“超级食品”,成了明星们“多吃不胖”的小点心,成了高档形体管理中心的“特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