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眼镜银行”:让贫者的世界重现清晰
发表于 2023年12月

阿根廷“眼镜银行”回收、改造闲置眼镜,配合眼科检测,每月为贫困地区制作约200副眼镜。

“创造未来”基金会位于阿根廷西北部城市圣米格尔–德图库曼。在基金会办公室的旁边,有一间堆满箱子的房间,每个箱子上都贴着标签,写着“待维修”“待发货”“金属”“塑料”。箱子里装着各种眼镜,旧款的、新潮的,以及太阳镜,都保存完好,其中有不少还是带着眼镜盒的。各式各样的镜框和镜片正焦急等待着它们的新主人。

“眼镜银行”倡议始于七年前,是一个关注社会公平、教育、就业培训和环境的基金会项目。该项目旨在改造废弃的眼镜,送给无力购买的人。2018年的官方数据显示,阿根廷有近9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和许多创意一样,这个想法也产生于灵光乍现。“眼镜银行”倡议发起人、“创造未来”基金会主席恩里克·巴赫说:“一家公立学校希望我们为孩子们提供拖鞋、电脑、围裙和眼镜。我们买过几次,但后来就买不起了,因为我们只是一个小基金会。然后,我们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我想到了制作三维眼镜,在与国家技术大学的工程师讨论时,灵光一现——可不可以回收、改造旧眼镜呢?”

于是,他们回收了两箱眼镜,为学校解决了问题。巴赫和他的团队本以为大功告成了,但又接到了来自阿玛伊查原住民社区的请求。

阿玛伊查地处偏远,只有基础医疗能到达那里。团队带着眼镜和一名眼科医生过去,大约200名患有不同视力问题的人正聚在那里翘首以盼。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2023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