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新兴职业“提示词工程师”已成为多个领域备受关注的热词。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与人工智能进行高质量的对话,提示词工程师因此被形象地比喻为“会咒语的那群人”。
“提示词工程师是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系统(尤其是生成型人工智能软件)的职位,负责设计和优化指令,以帮助这些系统更好地理解和响应用户的需求。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创建和完善人们向人工智能输入的文本提示,从而获得最佳结果。”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与一般程序员不同的是,提示词工程师的工作是在充分理解人工智能的前提下,对自然语言的巧妙使用,而程序员则是对代码语言的运用。
提示词工程师是通过与大模型“ 对话”, 提示、引导其输出正确且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
百万年薪火出圈
“通过一两次提问达到最终想要的复杂结果是比较难的,提示词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设计问题以达到理想结果。”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唐晓岚说。
通俗地说,提示词工程师是通过与大模型“对话”,提示、引导其输出正确且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据沈阳介绍,其团队近期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写作了一篇科幻小说《机忆之地》,小说的创作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给出关键提示词,引导大模型生成完整的篇章。
而最初让提示词工程师火出圈的,是一份来自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Scale AI 的高薪邀请。
2022年11 月,数据科学家莱利·古德赛德(Riley Goodside)凭借大量摸索出来的提示词技巧和经验,入职Scale AI ,成为业内“第一个被招聘的提示词工程师”,获得百万元人民币年薪。
“你是GPT-3(生成式预训练变换模型,一种AI语言模型)。你不会做数学题。”古德赛德开始跟人工智能长达数小时的“对话”,他输入道,“你的记忆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但同时你有一种让人讨厌的倾向,就是会编造高度具体但错误的答案。”然后,他的语气缓和了些,告诉GPT-3当遇到无法解答的提问,应“求助”另一个程序。
“我们会做好这一切的。”他按下最后一个词,“开始!”
这是2022年古德赛德日常与人工智能互动的一个场景片断。
提示词工程师在国外火爆,中国也已经有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国内的招聘多数还没有明确将提示词工程师列为一个岗位。据沈阳介绍,国内目前的现状是,一种是从原有的岗位转型到提示词工程师,比如图像设计、信息撰写等;第二种是专门研究提示词的工程师,但这一类从业者并不多,还在培育的过程中。
需要想象力
一名优秀的提示词工程师需要具备多种能力。
“首先,提示词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其次,提示词工程师需要拥有相关学科背景(尤其是交叉型人才,懂文学、情报学、传播学、数学或者计算机学科)和一定的研究能力,这样才能改进和迭代针对人工智能的提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