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北京市丰台区,养合老年公寓的服务人员来到王阿姨家,为她按摩、擦拭身体、喂饭……看着有人能帮忙照顾王阿姨,她的老伴特别高兴。
三年前,王阿姨患上渐冻症,身心备受煎熬,老伴寸步不离地守着她。随着年龄增长,老伴照顾王阿姨越来越吃力。王阿姨家申请“喘息服务”后,她的老伴就可以出门溜达和街坊邻居聊聊天。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超2.8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4400万。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失能、半失能的约占40%,他们不同程度需要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体系,探索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
作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北京市丰台区聚焦重度失能老年人刚需,发展“喘息服务”。什么是“喘息服务”?这项服务将给失能家庭带来什么改变?
“ 我的手機闹钟一天会响9 次,提醒我为母亲擦洗身体、翻身、喂饭、查看大小便……母亲生病三年了,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急躁。最头疼的就是大小便护理,每次换尿布湿她都不配合,还经常骂人。既要照顾母亲,又要照顾小孩,我总是独自崩溃后然后再独自自愈。”
老人失能,全家失衡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张女士家中有一名失能老人。
“我的母亲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24小时照护。为了能在家好好照顾她,我辞掉了原本收入不错的工作,家里赚钱的重任都落在了丈夫身上。”张女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每天早7点开始,张女士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我的手机闹钟一天会响9次,提醒我为母亲擦洗身体、翻身、喂饭、查看大小便……母亲生病三年了,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急躁。最头疼的就是大小便护理,每次换尿布湿她都不配合,还经常骂人。既要照顾母亲,又要照顾小孩,我总是独自崩溃后然后再独自自愈。”张女士讲到。
由于长年基本都躺在床上,张女士母亲的腿上、胳膊上的肌肉逐渐萎缩。“有时候我想扶母亲坐起来,她总会嫌累,不想坐,就连下楼晒太阳的时间都很少。”张女士说到。
长时间照顾失能母亲,张女士身心俱疲、精神压力大,晚上母亲一有动静,便会醒来照看。“每天睡眠质量很差,心情也很压抑,感觉自己老了十岁。”张女士叹气道。
家里有一位失能老人,已经让照护家属非常辛苦。而北京市丰台区的尹女士则要同时照顾两名失能老人。
尹女士有四个兄弟姐妹,弟弟白天上班,无暇关照到父母,姐姐退休了,白天需要在家照看孙子,晚上才会来陪伴父母。长期白天照顾两位失能老人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尹女士身上,她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
尹女士的父亲95岁,患有高血压三级、Ⅱ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塞等疾病,瘫痪在床不能自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