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中欧(无锡)职业教育论坛在无锡市高新区举行。
无锡职业教育历史悠久,近年来更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市与职业学校合作企业达6000余家,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超100家,培育了22个省级及以上产教融合平台,职业教育已成为无锡市“产业强市”的重要支撑。
与城市共荣
产业在哪里,职业工人就在哪里。
无锡是中国老牌“工商名城”,上世纪50年代初,这里的职业教育就拉开序幕,且一直伴随着无锡工业发展而不断壮大。“现在无锡市全市的职业院校一共有42所,专业几乎与无锡整个产业结构配套。”无锡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辛望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3月28日,无锡技师学院首个中德班赴德国进修的汪涵、王振宇、陈晨等6名学生,在德国埃尔福特参加了属于他们的毕业典礼。从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他们完成了在德国33周的学习,全员通过了德国手工业行会(以下简称HWK)官方的HWK考试,并获得了HWK证书和德语B1证书。这标志着该校2017年开设的首届中德工业机器人合作国际班学生全部完成学业毕业。
无锡技师学院原为1955年6月成立的无锡技工学校。无独有偶,无锡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也创立于那个年代,脱胎于原农机部创办的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办学已有64年。其院长周桂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目前,我院在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二,我们坚持走开放办学的道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无锡的职业院校就开始与欧洲教育机构合作,尤其是与德国的合作最多。“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上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中德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也在2007年和德商会上海分会在无锡新区共建了双元制的培训中心;此后,无锡汽车职业学校在无锡也建立了双元制培训中心,取得较好成果。”辛望旦说。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走在世界前列,其采用双元制大学教育模式,将在高等院校或职业学院的大学学习与在企业的职业培训或实践相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