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坏情绪伤“心”
作者 姜颖慧
发表于 2023年12月

伤心、忧愁、焦虑、愤怒……汉语中很多描述情绪、情感的词汇都和“心”有关。在西方,古希腊哲人认为“心脏是灵魂的居所”,而在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则有“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观点,更直接表达了情绪和“心”的关系。

1982年,人类第一例成功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之后,患者妻子问医生:“他还会爱我吗?”漫长的医学史中,各种文化背景之下,人们普遍将心脏和情感、情绪相关联。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这种关联逐渐被深入了解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人的情绪和心脏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预防心理因素对心脏健康的影响?带着上述问题,《瞭望东方周刊》专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双心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分会主任委员刘梅颜。

刘梅颜

情绪可能让心脏“变形”

《瞭望东方周刊》:日常生活中,破坏或影响心脏健康的情绪有哪些?

刘梅颜:喜、怒、哀、乐、悲、恐、惊,任何情绪只要过度,都会引发人心脏损伤。通常认知是,负面情绪,比如悲伤、愤怒会伤害心脏健康,但实际上大喜大悲对心脏也会有特别大的影响。有的人因炒股陡然而富,然后突然心梗,这样的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瞭望东方周刊》:情绪剧烈变化时,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刘梅颜:情绪的剧烈变化让人体迅速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种状态下,大量肾上腺素释放到血液中,水平过高之后,它可以直接封闭心脏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心肌这时就中毒了,我们把这叫做肾上腺素的中毒。

中毒的心肌不再能对抗原有的张力,会出现室壁的运动紊乱、心功能的下降,有的人会出现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不能对抗张力的情况下,心肌也可能向一侧突出,以致左心形成一个球囊样改变,我们把它叫做左心球囊综合征,这是应激性心肌病的一种常见表现。可以这样说,应激性情绪反应可改变人的心脏形状。。

《瞭望东方周刊》:相比于突如其来的情绪变化,日积月累的情绪状态如何影响心脏健康?

刘梅颜:两者还是有差别的,急性的愤怒或焦虑状态之下发生的心脏损伤表现为,如果病人有心脏病的基础病变,常会发生心绞痛或者是急性心肌梗死。而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长期、慢性的抑郁状态下,可能会有血压不稳定、多发性早搏、早发性心动过速的表现,个别病人在长期抑郁、焦虑来回切换的状态下,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也是有可能的。

本文刊登于《瞭望东方周刊》2023年2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