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随手一泼,泼墨画火遍世界
作者 一 一
发表于 2023年12月

日前,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了90后青年陈英杰的泼墨画作品,在美术界引起轰动。他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和西方街头涂鸦艺术融合在一起,创作出风格独特的“泼墨画”,火遍全世界。陈英杰登上了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被美国前沿杂志《Complex》评选为“25位一定要认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而陈英杰之所以会走上创作泼墨画这条路,竟是因为他高考失利了……

水墨画与涂鸦艺术结合

陈英杰,1991年出生在广东佛山。父亲喜爱书法和国画,陈英杰就在墨香与宣纸之间慢慢长大。他看着父亲在纸上恣意挥洒,咿咿呀呀地嚷着要画画。3岁时,陈英杰便提笔模仿父亲练习书法与国画。父亲并非专业画家,却也能看出儿子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天赋,支持儿子学习画画。母亲也支持儿子画画,倒不是指望他成为画家,而是觉得画画可以培养专注力。

陈英杰尤其钟爱水墨画,桌上放一张纸,手上握一支笔,就可以端坐大半天。他对待绘画极其认真,常常一边听音乐,一边静静地创作,一副平静乖巧的模样,要是发现中间画错了一笔,就会非常生气地把整张画毁掉。他小小年纪就追求完美,讨厌美中不足。

父母工作忙碌,在陈英杰上小学时,就把他安排到寄宿学校。那个时期的陈英杰内向、孤单,每天中午都睡不着。值得庆幸的是,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他的美术老师。

美术老师很欣赏陈英杰的画作,他每次提交的作业都能得到赞扬。陈英杰只愿对美术老师敞开心扉:“我每天都觉得午睡的时间特别漫长,因为我根本睡不着。”美术老师听后,没有强迫他午睡,而是说:“如果你中午想画画,可以一直待在美术室。”从那以后,陈英杰中午睡不着就到美术室画画解闷,画他最爱的水墨画。

陈英杰孤单画画的生活持续到高中,课本上空白的地方全被他的画填满了,然而文化课的成绩却每况愈下,他陷入了迷茫。陈英杰每次看到成绩,心里都在叹气。他想使劲,但不知往何处使劲。高考失利后,陈英杰的心情跌落到谷底。

考不上国内理想的大学,又想继续学习水墨画,陈英杰便想到了出国留学,到新加坡学画画。父母其实不赞同陈英杰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水墨画出神入化,在国内学肯定是最好的。但他们又觉得,这些年工作忙碌,长期让儿子独自求学与生活,感觉亏欠儿子,决定满足儿子的心愿,把他送到新加坡。

来到新加坡的街头,陈英杰忽然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这里流行街头涂鸦艺术,而且有大量的艺术展览,能接触到一些西方绘画。陈英杰贪婪地吸收着有关绘画的养分,他尤其喜欢涂鸦艺术。它摆脱了传统绘画局限于纸笔的束缚,可以在墙上、地下、桥墩、柱子等各种地方大胆作画,不用彩铅、油画、颜料,通过泼、滴、揉、溅等创作方式,制作独一无二的精彩画作。它与水墨画差别巨大,水墨画表达的是含蓄的思想,涂鸦是极尽的张狂自由。

陈英杰从涂鸦中看到了一种纯粹的艺术,他经常心血来潮就到街上去涂鸦,把一面面旧墙当作白纸,喷洒心中的美好画面。

因为沉迷涂鸦艺术,有一段时间,陈英杰甚至没有再画水墨画了。一天,一位同学看到陈英杰的涂鸦作品后,对他说:“你的涂鸦作品挺不错,但我觉得你更擅长水墨画。不要告诉我,你放弃水墨画了吧?我们没有必要只选择一样艺术。”同学的话提醒了陈英杰,喷漆和水墨,前者是气体,后者是水的形态,水墨有着丰富的层次感、穿透力和无限感,两者是不是可以融为一体呢?

陈英杰决定尝试一番,进行绘画上的创新。他先通过浓淡不一的墨迹,勾勒出整幅画的大致框架,也就是画的“骨骼”,再用画笔描绘细节的部分,把国画中的泼墨、工笔、渲染等技法镶嵌在涂鸦中。手一挥,墨一洒,一幅极具生命力的画作横空出世。他将磅礴细腻的水墨画和张力十足的街头涂鸦艺术完美结合,画风融合了写实与抽象,颜色鲜明生动,引来行人的围观与打卡拍照。人们管这种创新画作叫“泼墨画”。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下半月)》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