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的阴山长城沿线,最为著名的关塞当属鸡鹿塞,位于今天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哈隆格乃沟南谷口西侧的台地之上,后来一度成为西北地区关塞的代名词。
但是,阴山地区汉长城沿线的关塞,不止一个鸡鹿塞,譬如《史记》《汉书》中均提及的还有眩雷塞。眩雷塞为西汉时期西河郡北部都尉的塞道,《汉书·地理志》“西河郡”条下,在西河郡属县增山县之下有如是记载:“增山,有道西出眩雷塞,北部都尉治。”
据《史记·匈奴列传》,大约在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前后,“又北益广田至眩雷为塞,而匈奴终不敢以为言。”《汉书·匈奴传》关于此事的记载,史料来源于《史记·匈奴列传》,内容完全相同。对于“至眩雷为塞”一语中的“眩雷”一词,东汉学者服虔的《汉书音义》注释曰:“眩雷,地在乌孙北也。”服虔之所以将眩雷塞安排在乌孙之北,是因为《史记》《汉书》在“又北益广田”之前,讲的是汉朝与乌孙的关系,将细君公主嫁与了乌孙王。今人的一些研究成果中,将眩雷一地具体定为今天的新疆伊犁河流域,并认为“北益广田”就是屯田,西汉王朝此时已经在伊犁河流域开展军事屯田了。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并州、朔方刺史部”专图,从增山县“有道西出眩雷塞”的史料出发,将眩雷塞大致标注在了今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与杭锦旗的交界处一带,而增山县则标注于东胜区的西部、西柳河上源地带。
霍洛柴登古城与乌兰布拉格障城
眩雷塞是在今天的新疆还是内蒙古?具体位置在哪里?近年来,一些新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成果,为重新认识眩雷塞提供了可能。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浩绕柴达木嘎查西北约2公里处的霍洛柴登古城,为一座平面呈“回”字形的大型汉代古城。城址依山环水,东、南、西三面地势开阔平坦,北面为起伏较大的丘陵山地。柴登河由城东流经城北,顺城西向南方而去。城址内城城墙已经消失,外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446米,南北宽约11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