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9年5月19日,一艘客轮停泊在了黑海沿海城市萨姆松的港口,只见一名身着奥斯曼帝国军服的中年人从船上走下,随后又消失于人海之中。这名军人名叫穆斯塔法·凯末尔,日后在土耳其,他将有一个更响亮威严的名字——阿塔图尔克,在土耳其语中,这是“国父”的意思。在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四年后的演讲中,凯末尔将自己在萨姆松上岸的这一刻,定义为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起点。
但是,刚到达萨姆松的凯末尔,连自己未来的命运都难以知晓,更遑论宏伟的建国计划。眼下,他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收集散落于安纳托利亚各地的星星之火,形成反抗外国压迫的燎原之势。
凯末尔的崛起
凯末尔心头十分沉重,奥斯曼帝国已处在战败的阴影多时,自1683年奥斯曼帝国远征军兵败维也纳城下起,帝国就陷入了外战负多胜少的尴尬境地,英国人、俄国人,甚至曾臣服于帝国铁蹄的巴尔干半岛上的希腊人,都曾多次擊败帝国的军队。
而这次,这个衰朽许久的帝国,又被几个狂妄自大的军人野心家强行挟持上了追随德皇威廉的战车。1918年冬,德国的盟友相继战败,连德皇自己都逃离了首都柏林,奥斯曼帝国独木难支,此时,英国远征军和阿拉伯起义军联合占领了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以英法意为主的协约国海军也封锁了海岸线,除此之外,饥荒、疫病也在反复折磨着这个脆弱的国度。奥斯曼帝国苏丹没有选择,只能屈膝投降。
面对这样屈辱的结果,凯末尔心中颇多无奈。早在1914年,他就劝谏当时实际掌权的青年土耳其党领袖恩维尔,希望其警惕德国资本在帝国的渗透,并与德国在政治上保持距离。然而,恩维尔却丝毫不在意——“你只看到了德国,你看到英国、法国这几百年来对土耳其的殖民统治了吗?你看到卑鄙的沙皇俄国对奥斯曼的虎视眈眈了吗?只要我们站在德奥同盟国这一边,跟他们一起赢得胜利,就能重铸伟大的奥斯曼帝国昔日的荣光!”
彼时的凯末尔人微言轻,土耳其与德国捆绑的结局不可能再改变,他直视着恩维尔说:“我永远也不相信德国会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随后扬长而去。
当政治上无法大展身手,凯末尔便转而埋首于军旅,并证明了自己不凡的实力。他曾被派往利比亚战场组织游击队抗击意大利侵略军,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保全麾下军队,全身而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