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拉德——这个秋冬最新也最流行的时尚界词汇,正在席卷社交网络。
打开各大社交平台,万物皆可美拉德。这个原本来自烹饪界的词汇,被挪用到时尚界后,一夜之间成了顶流,把今年流行的老钱风、多巴胺穿搭等“前浪”狠狠甩在身后,稳坐C位。
可以说,只要稍微带点美拉德特色的东西,无论衣食住行哪方面,打上这个标签后就能招揽一波流量和关注。不懂美拉德,仿佛上网遇到了瓶颈,看到这三个字都以为自己变成了文盲。
但细扒美拉德的走红,它更像是一场空穴来风的人造流行。美拉德“无罪”,令人反感的是,当一个词语成了流行标签,被捧上了流量高地后,迎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滥用。
美拉德风,是什么风
美拉德,这个读起来拗口的名字,其实很好理解。
它源自“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一词。1912年,法国化学家路易·卡米耶·美拉德发现食物在烤制过程中,氨基酸和糖通过与脂肪接触会在食物中发生反应,产生了棕色且诱人的表面。人们便以这位化学家的名字来命名这一过程,即美拉德反应。
它是美食界的“常客”。无论烤牛排、咖啡豆,还是烘焙,制作过程中都会出现美拉德反应,随同的是极能勾起人食欲的色香味。
而當它来到时尚圈,摇身一变,就成了“美拉德风”。这一风格的灵魂便是与烤牛排等食物表面相同、相近的棕色、大地色系单品。只要浑身上下以这种颜色的穿搭为主,那人人皆是凑上了美拉德风的最潮时髦精。
明眼人一下子就悟了:这不就是每年秋冬一来都会被提起的大地色穿搭吗?好家伙,换汤不换药,从前叫大地色,现在叫美拉德,改个名又是最新的时尚弄潮儿。
特别的是,这一次,时尚风潮不再是舶来品。多巴胺穿搭、老钱风都是从外网传入的流行时尚名词,而美拉德风则是中文互联网自己的发明。
它起源、发家于短视频平台。早在8月初,短视频平台电商就联合时尚媒体《智族GQ》,拉上了一众时尚大咖博主,办了一场短视频形式的大秀,主题便是美拉德风,还打上了诸如#美拉德穿搭#美拉德妆造等一堆tag。
一夜之间,美拉德风开始席卷全网。秋冬热门的大地色系单品,诸如大衣、外套等,披着美拉德风的标签再次走到台前;以大地色眼影为代表的化妆品也成了美拉德妆容话题下的常客。
更甚是,美拉德开始成了一个万能形容词。它不再仅限于时尚界,美拉德家居、美拉德旅行等标签出现,看似新奇,实则只是旧有事物换了一个时髦的形容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