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书房
8月25日,是父亲李健吾书房正式宣布落成的日子,在他逝世41周年的前夕,在这里汇齐了中国现代文学馆所有工作人员对父亲文学事业的充分肯定、热爱和为此而付出的特别的辛劳。
书桌是妈妈的嫁妆
看着我爸这张书桌,就难以抑制我胸中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终生伏案写作就是用的这张书桌,从1933年10月和我妈成婚,这是我的外公送给他女婿的唯一一件礼物,曾经留学美国的外公那时在北京交通厅工作,协助詹天佑管理北京的铁路系统。岳父知道这个女婿就是以写作为生,送的嫁妆就是这张书桌。之后,这张书桌就陪伴了我父亲一辈子,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从北京到上海,在上海来回搬家,1954年又从上海调回北京,从社科院住所来回搬迁,他的书桌从来没有变过,他在这张书桌上写出了多少优秀作品,譬如他的文学评论文集《咀华集》《咀华二集》《福楼拜评传》,他的戏剧评论《戏剧新天》,他的优秀翻译作品《包法利夫人》《莫里哀喜剧全集》《司汤达小说集》《司汤达研究》《巴尔扎克论文选》等等,他的优秀话剧作品《这不过是春天》《梁允达》等,他著名的改编剧《爱与死的搏斗》《金小玉》,他发自肺腑的散文《枣花香》《梦里家乡》《林徽因》《雨中登泰山》《蛇与爱》《挽三哥》《忆西谛》《朱自清先生纪念》等等,还有他终身喜爱的诗歌作品,包括记载我这个大女儿降生的《诞生》,他在60岁时还在激励自己的《一个人的一生》等等。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他全方位的文学才华,想办法活下去,想办法完成他心里设定的任务。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3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