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丝瓜
每年清明节前后,爷爷在老屋砖场的西南角上用半米来长一指粗的竹竿围扦出一块一米见方的地面,里面铺上一层菜地里的熟土,再播种上近二十粒饱满的丝瓜籽,然后覆盖上一块厚厚的破麻布,每天傍晚往上面浇透一次河水。
碧绿的丝瓜秧长出来了,爷爷在砖场的西南方差不多是四米见方的角上掰去四块砖,用木榔头依次“噗噗噗”地在四角钉下一根三米来高的粗竹竿,粗一点的草绳在每根竹竿的头上紧紧缠住,连成一个大正方形,再用细一点的草绳横着、竖着经纬,一个结结实实的大丝瓜棚不到半天时间就在爷爷手里诞生了。
丝瓜秧爬藤了,爷爷不时把那些往别处爬去的丝瓜藤小心翼翼地拉回来,把它们一圈一圈地缠绕在丝瓜棚的一根竹竿上。第二天早上起来,你准会发现丝瓜藤上的细丝大部分已经抓住了丝瓜棚顶上的细绳子了。这样一到立夏,我家的一个大丝瓜棚顶上被厚厚的丝瓜藤、丝瓜叶覆盖得密不透风,即使下的是中雨,丝瓜棚底下依然是滴水不见。
不久,丝瓜可以采摘了。爷爷搬只长凳在丝瓜棚下,脚踩上去,右手握着一把“鳑鲏”剪刀,往丝瓜柄上“咔”一下,一条半米长的丝瓜就在手里了。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3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