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 马志飞
发表于 2023年12月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浙江杭州任职时写下的七言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当我们走进风景如画的西湖,看那绿柳丛中车水马龙,堤岸之上游人如织,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苏轼的这首诗。

在欣赏西湖之美时,你是否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西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道不尽的诗情画意

西湖,又名钱塘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以西,故而得名。它的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因而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说法。今天的西湖风景名胜区面积很大,其中包括很多山景,湖面面积仅为6.38平方千米,正常蓄水时,平均水深1.65米,由白堤、苏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湖面。

西湖全景航拍

自古以来,西湖就是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无数文人墨客曾为它留下赞美的诗篇。无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还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至今仍被世人传颂。民间还流传着“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的说法,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拥有一颗神奇的宝珠,它的光芒可以赋予花花草草生机与活力。王母娘娘心生贪念,派天兵天将偷走了宝珠,妄图将宝珠据为己有。玉龙与金凤发现宝珠被盗后,便找到王母娘娘想要索回。一番争执之下,宝珠不慎跌落凡间,化作一汪湖水。玉龙与金凤悲痛欲绝,难舍心爱之物,于是也来到凡间,化作湖边的两座大山,永远与那颗美丽的宝珠—西湖相伴。

这个充满悲情的神话故事讲述了西湖的由来,情节离奇荒诞,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关于西湖的真正成因,历史上很少提及,甚至在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之前,未见有文献提及西湖之名,只是在唐宋以后,诗词歌赋中论及西湖者越来越多,它的名气才越来越大。在此之前,西湖究竟是什么样的?它有怎样的前世呢?

难解开的地质谜团

尽管西湖在古时名气很大,但人们直到近现代才开始研究它的成因。按照现代科学的分类,地球上的湖泊包括构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风蚀湖、堰塞湖、岩溶湖以及人工湖等多种类型,但不同的学者对西湖进行研究后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1909年,日本学者石井八万次郎在《浙江杭州附近地质调查概报》一文中提出,西湖为火山堰塞湖,即火山熔岩流堵截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3年2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