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作者: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一首咏梅的诗,大意是这样的:墙角有几枝梅花,此刻正迎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看过去,就知道那不是白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隐隐传来。
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皇帝提拔为参知政事,次年晋升为宰相,主持变法。因遭到守旧派反对,王安石于熙宁七年(1074年)被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王安石,但不久又将他免职。再次被罢相后,王安石心灰意冷,放弃改革,退居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这首诗便写于诗人隐退期间。此时,他内心孤独,处境艰难,看到傲雪凌霜的梅花,感慨万千,挥毫写下了此诗。
诗的前两句写墙角梅花默默无闻,看似不起眼,但在严寒到来时,迎霜斗雪,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赞美梅花的高洁品格和坚强精神,喻示那些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平实内敛,耐人寻味。
从气象角度分析,这首诗也颇值得玩味:植物大多在温暖的春季开花,梅花为何能够在寒冷的冬季“凌寒独自开”?梅花的花瓣为什么不会被冻坏呢?

聊赠一枝春
梅花系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四君子,俗称“梅兰竹菊”。另外,梅花还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
作为中国特产花木,梅的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西汉时期,梅花便深得人们喜爱。据《西京杂记》记载:“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丽者。”其中列有梅七种,分别是“朱梅、紫叶梅、紫华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这是梅作为观赏植物的开始。西汉文学家杨雄的《蜀都赋》中也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之语,说明当时的蜀地成都已经将梅和木兰等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大量种植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梅花的喜爱进一步升级,梅花也被赋予了坚强、高雅等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