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在沦陷,2030年能否终结艾滋病?
作者 非田
发表于 2023年12月
2023年10月7日,法國斯特拉斯堡,现代和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名为“艾滋病时代,艺术品、故事和交织”的展览

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数据显示,自1981年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毒(HIV)以来,全球约有8420万人感染,4010万人死于相关疾病。

去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人数约130万,63万人因此病故,相当于每分钟有1.2人死于HIV。

不久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去世,大众所不了解的是,因新冠疫情而被人熟知的他,其实也是世界知名的艾滋病防控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吴尊友曾获UNAIDS金质奖章,为中国的艾滋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逝者已矣,但艾滋病防控的脚步从未停歇。

放眼世界,防控艾滋病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第12届国际艾滋病科学大会上所说的那样,防控艾滋病的筹资仍然不稳定,许多高负担国家仍然过度依赖外部支持;新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在下降,但速度不够快,一些国家和社区的艾滋病毒发病率正在上升—要实现各国曾定下的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目标,还需各方通力合作。

2023年10月17日,尼日利亚Sabon-Gida村

非洲好转,亚太沦陷

今年7月,UNAIDS发布了《2023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这份副标题为“终结艾滋病之路”的报告指出,博茨瓦纳、斯威士兰、卢旺达、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已经实现了“3个95%”目标(即9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95%知道自己感染状况的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95%接受治疗的人得到病毒抑制)。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向来是艾滋的重灾区,感染者人数占全球感染人数的65%左右。令人欣喜的是,在16个已经接近实现“95-95-95”目标的国家中,有8个来自上述地区。

在消除儿童艾滋病方面,去年全球82%感染HIV的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获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远高于2010年的46%;2010年以来,儿童HIV感染人数下降了58%,是历史最低水平。

然而,UNAIDS和WHO都认为,当下的艾滋病防控,依然有相当多鞭长莫及之处。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等艾滋病高发地区,仅有42%提供专门针对年轻女性的艾滋病预防项目。

而当原有高发区得到一定控制,亚太地区新发感染病例正在快速上升,全球近1/4的新发感染发生在这里。东欧、中亚、中东、北非新发感染人数持续快速上涨,又颇有些“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意味。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3年2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