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文身份视阈下奥多耶夫斯基音乐美学历史叙事与呈现研究
作者 赵勇
发表于 2023年12月

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家、思想家、作家、教育家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奥多耶夫斯基(1803—1869),俄罗斯古典音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第一位职业音乐评论家、第一位音乐史学家、俄罗斯音乐家协会和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创建人之一。他关于音乐美学与哲学的思想交融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第一次系统化学术阐释。奥多耶夫斯基的音乐哲学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姆·约瑟夫·谢林(1775—1854)等欧洲哲学学术思想基础上的跨学科理论建构。他的基本学术理念:音乐的本质在于数学的和谐; 艺术的规律等于自然的规律; 逻辑的规律和自然的哲学是音乐哲学的基础。

一、音乐美学研究方法变革的缘起及其范式演变

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奥多耶夫斯基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伟大作家和哲学家,但众所周知,他的科学兴趣也扩展到艺术领域,特别是音乐艺术。他全面、系统地研究俄罗斯民间音乐理论和音乐历史与古俄罗斯教会音乐,撰写了圣彼得堡音乐编年史。他热衷俄罗斯古老的民间歌曲的搜集、研究和传承工作,搜集了许多古老的教会音乐的乐谱手稿,客观、详实地记录了古代俄罗斯歌曲,为后世音乐家研究提供了全面、丰富的珍贵史料。18世纪中叶,启蒙思想在俄罗斯广泛传播,在德国唯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皇室贵族、上流社会的思想在文化交融的氛围中自由发展。奥多耶夫斯基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在多元文化交融、思潮变革中发表了诸多重要的音乐评论文章,他被认为是俄罗斯音乐学学科体系的创始人之一。

奥多耶夫斯基是著名的作家协会和莫斯科藝术哲学俱乐部“柳博穆德里亚协会”的创始人。他的文学作品《俄罗斯之夜》(1844年)、乌托邦小说《4338年》(1835年)等,时至今日依然被为文学界视为经典佳作。另一方面,他在俄罗斯民族作曲学派创立初期发表的音乐批评和哲学文章是第一批研究俄罗斯音乐思想史的珍贵资料。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研究他的音乐思想,就不可能熟知俄罗斯音乐编年史,尽管到目前为止,奥多耶夫斯基的音乐思想研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可能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由于俄罗斯音乐文献研究缺乏国家层面的经济资助,致使他的丰富音乐遗产没有受到重视;第二个原因是,在苏联共产党执政的75年里,文化部门官员一方面非常重视对音乐的形式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回避了对音乐艺术思想的研究。因为这一领域不可避免地与现代音乐意识形态互有关联。奥多耶夫斯基音乐思想的“未经探索”恰恰给后世音乐学家提出了重要的学术研究空间,使我们亟需探究奥多耶夫斯基音乐思想的历史演变,并深入研究他的音乐哲学概念的基本原理。

奥多耶夫斯基音乐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22年至1836年,浪漫主义初期,称之为“前格林金时期”。1822年,奥多耶夫斯基开始了他的音乐批评活动。1825年12月起义后,“柳博穆德里亚协会”被迫解散。他搬到圣彼得堡生活,在那里继续他的文学创作事业。这一时期,他的音乐思想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对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的重新认知和对德国音乐的深入研究;第二是对音乐本身的原教旨主义的态度。第二个时期是1836年以后,这是“后格林金时期”,奥多耶夫斯基结识了俄罗斯音乐之父米哈依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1804—1857)。作为一名音乐评论家,格林卡开始支持他参与国家歌剧创作的计划。今天,音乐学界普遍认为,格林卡创作的四幕歌歌剧《生命——献给沙皇》(1836年),这是俄罗斯民族作曲学派的重要标志,奥多耶夫斯基用自己的文章证实了这一点。可以肯定,这一时期音乐思想的转折——寻找俄罗斯音乐艺术特征的定义。为了研究奥多耶夫的音乐批评学术和音乐哲学文献,重点关注三篇音乐评论资料:《欧洲公报》编辑部的”卡尔诺音乐批判”(1822年),《论德国爱乐音乐会》(1835年),《美术理论的经验应用于音乐》(1823—1825)。

二、浪漫主义特色文化语汇视阈下音乐理论向度

奥多耶夫斯基非常喜欢波兰钢琴家、教育家、作曲家玛丽亚·西曼诺夫斯卡娅(1789—1831)的作品。这位女音乐家在圣彼得堡创建了自己的音乐沙龙,为皇室和贵族家庭的孩子们教授音乐。西曼诺夫斯卡娅的女儿泽琳娜·希曼诺夫斯卡娅(1812—1855)是诗人亚当·密斯凯维奇(1798—1855)的妻子,玛丽亚本人与德国诗人歌德、意大利作曲家凯鲁比尼(1769—1842)和罗西尼(1792—1868)经常保持信件往来。在圣彼得堡,玛丽亚的作曲创作、音乐会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家和记者彼得·伊万诺维奇·沙利科夫(1762—1852)坚持认为,在俄罗斯,波兰音乐取代了意大利音乐。

本文刊登于《音乐生活》2023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