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是一种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方法,一直以来都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旨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并孕育未来的专业音乐人才。对于大部分学习音乐的学生而言,视唱练习不仅为其在音乐和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提供基础,也意味着他们今后在相关领域的高度发展。本文以视唱练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作用,并进一步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提出了视唱练耳的训练策略,以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的提升。
一、视唱练耳概述
视唱练耳是一种通过听取音乐素材,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演唱出来的能力。简单来说,视唱练耳就是能够通过听音来唱出来的能力,是一种音乐学习和创作的重要手段。
首先,视唱练耳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听觉训练。通过反复听取各种音乐素材,从简单的音阶开始,逐渐提高难度,使学习者能够准确捕捉和辨识不同的音高、音程、节奏等音乐要素。通过这种听觉训练,学习者逐渐培养了对音乐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从而能够准确地唱出所听到的音符。其次,视唱练耳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音乐表达能力。在完成听取和辨识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学习者需要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涉及到音乐技巧的运用,如音准、音色、音程的准确掌握,以及节奏的精确把握等。此外,视唱练耳还涉及到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即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通过演唱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义。
根据视唱练耳的不同特点和目的,可以将其分类为以下几种:(一)基础视唱练耳。它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基础音程、和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感知和理解。通过练习基础视唱,学生可以逐渐掌握音乐的基本结构和规则,提高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二)进阶视唱练耳。它强调对复杂音乐片段、复调和多声部作品的理解和演唱能力。通过进行进阶视唱练耳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对音乐细节的把握,加强对和声关系的感知,培养独立演唱多声部曲目的能力。(三)即兴视唱。它鼓励学生在视唱过程中进行即兴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即兴演唱和创作能力。即兴视唱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提高其音乐创作和表达的灵活性,从而对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四)针对不同声部的视唱练耳。声部视唱练耳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指定声部中进行视唱的能力。无论是男声、女声、还是童声,每个声部都有其独特的音域和特点,需要学生掌握不同声部表演的技巧和风格。通过声部视唱练耳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处理音域和技巧上的难题,提高在特定声部下的视唱水平。
二、视唱练耳对音乐创作能力培养的作用
视唱练耳在音乐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音乐院校的入学考试中,视唱练耳被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从舞蹈到声乐、器乐再到作曲,难度逐渐增加。可见,这门课程在音乐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音乐创作涉及音乐主题、情感、织体、片段等方面,都需要以节奏、音高和旋律为支撑。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视唱练耳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美妙且具有辨识度的音乐作品。
(一)提高音乐听力
视唱练耳作为一种音乐训练方法,对音乐学习者的听力有着显著的提高作用。通过反复训练,音乐学习者可以逐渐培养出敏锐的听音能力,准确地辨认和理解听到的音符、和弦、旋律等音乐元素。
首先,可以加深对音高的感知和理解。通过频繁地唱出音阶、音符进行练习,音乐学习者能够提高对音高的辨别能力,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听辨出不同音符的高低。这对于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以及演奏时的音准非常重要。
其次,有助于增强对音色的辨别。在視唱练耳的训练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听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来判断其音色特点,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技巧。通过反复训练,音乐学习者能够逐渐提高对不同乐器音色的敏感度,从而在演奏和创作音乐时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择和运用适当的音色。
此外,有助于音乐学习者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掌握。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听辨不同节奏模式和节拍,进行准确的演唱和节奏表达。通过反复训练,音乐学习者能够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节奏感,并在自己的创作中灵活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