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控形势处在冷战后最艰难时刻
发表于 2024年1月

罗曦(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当前的国际军控形势,可以说处在冷战后极为艰难的时期。综合起来看,“艰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美俄追逐“战略制高点”

一是大国主导下的国际核军控进程难以为继。美俄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最多的两个国家,国际核军控进程一贯由美俄主导。然而,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俄战略互信降到历史最低点,国际核军控进程也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始终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选项,反映其霸权本质。与此同时,美国紧锣密鼓提升核武性能,正在执行为期30年的核武库升级计划。2023年10月12日,美国战略态势委员会发表的战略态势文件指出,美国今后还要投入7560亿美元用于升级核武库,包括发展洲际弹道导弹、隐形战略轰炸机、核潜艇等,以确保美国核弹头数量、核运载工具的先进性稳居世界前列。

美国也在追求“核武制胜”,也就是积极研发当量可调、距离可控、打击目标可选择的战术核武器,以确保打赢任何一场战争。根据这个目标,美国已公布B-61型核弹头升级方案,用来取代现役B61-7型弹头,升级后的新弹头可用B-2、F-15、F-16、F-35等多型轰炸机携带,最低当量可调至300吨TNT,可以全球部署,实战威慑效力得到显著提升。

俄罗斯积极寻求灵活运用核威慑,其在2020年颁布的新版核遏制领域国家基本政策中提出了用核具体场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普京总统宣布俄战略核力量进入“特殊戒备状态”,也就是随时准备好在战场上使用核武器。俄还在2023年频繁进行核演习,最近一次是在10月25日举行了陆海空三军战略核力量演习。2023年内另一件涉俄核大事是,俄决定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

美俄在核现代化领域并驾齐驱,不停地追逐“战略制高点”,在军控领域也就非常消极懈怠。

本文刊登于《世界知识》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