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重压之下艰难应变
发表于 2024年1月

冯仲平(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如果说2022年是欧洲的“识变之年”,那么2023年可谓是欧洲的“应变之年”。所谓“识变”,是指欧洲把乌克兰危机升级看作“历史分水岭”,认识到自己正面临“时代转折”。所谓“应变”,是指欧洲在看清了形势的严峻性后,开始思索应对之道,努力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

找回“欧洲的分量”

经济上,欧洲面对通胀高企、能源供应等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连续下调增长预期,欧盟和欧元区2023年预计只能实现0.6%的增长。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2023年已无可能实现正增长,经济萎缩幅度可能将达到0.3%。欧洲把自己萎靡的根源归结于生活成本高企、外部需求疲软和货币紧缩等三方面原因。

2024年欧洲经济仍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2021年、2022年欧洲曾出现短暂且快速的疫后复苏,但增长势头随后受到乌克兰危机的打击,德国因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甚重更是深受结构性冲击。但欧洲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决心已下,力争到2027年实现全部脱钩的目标。

安全上,欧洲正同时面对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这两场地缘政治危机。东部方向,欧洲把俄罗斯视为“最大和最直接的安全威胁”,这一判断从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升级至今一直未变,而且短期内没有调整的可能。当欧洲最大的邻国成为其首要威胁,欧洲安全感的缺失程度就可以想见。近来欧盟明确表示支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出的“和平方案”,反对乌克兰出现所谓“冻结的冲突”。南部方向,巴以冲突一旦扩大化将会对欧洲产生巨大影响,欧洲国家内部分裂以及面临新一轮恐怖袭击的风险将增大。因此,欧洲各国均希望巴以冲突能尽快得到控制。

与此相关的是,欧洲应对难民危机的压力继续维持在高位。

本文刊登于《世界知识》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