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国家不再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乌克兰
发表于 2024年1月

孔田平(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乌克兰危机成为引发中东欧国家政治分裂的因素。中东欧国家内部不同政党围绕乌克兰危机的立场不尽一致。匈牙利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对俄政策,为确保能源供应,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官方往来。2023年4月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访俄和10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与俄总统普京在北京会晤,均令美欧不悦。在欧盟12月峰会前,匈牙利公开反对欧盟开启与乌克兰的入盟谈判,呼吁欧盟重新评估支持乌克兰的战略,质疑欧盟乌克兰战略的可持续性。匈牙利在野党批评政府的“亲俄反乌”政策。克罗地亚政府追随欧盟的政策,而总统米兰诺维奇则强烈批评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中东欧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略显疲态,不再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乌克兰。欧盟试图帮助乌克兰维持其农产品出口,而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为保护本国农民免受乌克兰廉价农产品冲击,于2023年5月对乌克兰粮食进口实施临时禁令。9月欧盟宣布解除禁令,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无视欧盟决定,延长对乌粮食进口的临时禁令。针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的出言无状,波兰一度威胁停止向乌转移武器。斯洛伐克新任总理菲佐决定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11月初起,波兰卡车司机为抗议欧盟允许乌卡车无限制进入欧盟的决定,封锁波乌边界过境口岸。斯洛伐克卡车司机也举行了类似的抗议活动。

中东欧国家为应对安全威胁,一方面呼吁北约增加在北约东翼国家的军事存在,另一方面增加国防支出,购买先进武器。2023年2月拜登政府批准向波兰出售1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包括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及相关弹药和设备。6月美国国务院批准向波兰出售价值150亿美元的综合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

本文刊登于《世界知识》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