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动作频频。通过在联合国提出决议草案以及与相关国家展开沟通,俄罗斯积极介入巴以冲突。2023年12月6日,近两年鲜有出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乘坐专机在四架苏-35战斗机护航下突访阿联酋和沙特,并受到高规格接待。
外界普遍认为,俄罗斯入局巴以冲突,与中东国家加强互动,意在解局乌克兰危机。这种看法不无理由,但还应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中东地区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以及俄罗斯对该地区的进一步战略布局。
从全球视野看中东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标志着俄罗斯大西洋主义外交的彻底破产,中短期内其与西方的僵局难以转圜。在欧亞地区,白俄罗斯以及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被俄罗斯视为核心利益带,极力防范域外力量介入。但是,俄方在这一地域资源投入大,政策负担重,心理期待高,导致外交灵活性差。亚太地区远离俄罗斯政治经济人口中心,安全环境日趋复杂,中美战略博弈日趋激烈,俄在此难以发挥主导作用。俄罗斯向来重视非洲地区,但在该地区与其他大国的竞争不占明显优势。对于被美国视为“后院”的拉美地区,俄罗斯主要稳住与委内瑞拉和古巴关系,与巴西在金砖国家框架下进行政策协调,除此之外难有更大作为。中东地区则对俄罗斯战略意义非凡。从历史与现实看,近代以来俄国就在此地开疆扩土和瓜分势力范围。尽管俄罗斯与土耳其和伊朗曾有领土争端,但现实政治需求和实际经济利益分化了历史恩怨。

从地缘位置看,中东与俄罗斯相距并不遥远,双方宗教人文交流频繁。聚居在俄罗斯南部的2000多万穆斯林居民中有大量人员定期前往中东地区交流和朝觐,中东在宗教和意识形态上对其有塑造力,并在无形中影响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土耳其和阿联酋是俄罗斯人员、资金和商品进出欧亚地区的枢纽。以色列则拥有原苏联地区以外最大的俄语居民群体,双方交流频繁并投射到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中。
从经济利益看,俄罗斯通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欧佩克+)机制维护与沙特等中东地区产油国的共同利益,大量出口的粮农产品则改善了地区国家粮食不能自给的困境。俄军工、核电、太空等领域较强的实力满足了地区国家的国防需求和发展需要,并极力吸引海合会成员国赴俄投资。
从地区特点看,此地没有全球性大国,地区重要国家相互抗衡又各有优势。巴以问题、也门问题、利比亚问题久拖不决,恐怖主义势力此起彼伏,各类民族教派问题纷争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