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至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其发展态势。截至12月15日,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双方超两万人死亡,加沙地带超五万人受伤,其中包括大量妇女和儿童。作为唯一与加沙地带接壤的阿拉伯国家,埃及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埃及政府也的确在本轮巴以冲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同意开放通往加沙地带的拉法口岸用于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运输;与卡塔尔、美国一起斡旋并促成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11月24日至12月1日期间临时停火并交换人质等。然而,埃及依然没有接收加沙民众进入其境内的计划,也正努力避免再次被卷入巴以冲突。
难以取代的关键地位
在历史上,埃及曾长期统治加沙地带,也曾多次参与阿以战争。因此,埃及与加沙拥有密切联系。事实上,在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后,埃及一直维持着与哈马斯的联系,即使在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于2013年被埃及军方推翻后,埃及情报机构也仍与哈马斯保持着沟通渠道,这使得埃及在歷次巴勒斯坦内部各派谈判和巴以谈判中都发挥了居中协调的作用。与此同时,埃及也同以色列存在政策默契:一方面力求控制以哈马斯为首的加沙政治伊斯兰武装力量带来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试图通过输送经济利益稳定加沙局势。除作为向加沙运输物资的门户外,埃及还直接参与了加沙重建进程。在本轮冲突爆发前,埃及政府计划拨款五亿美元在加沙建设基础设施,其中部分项目已完成。

由于历史联系和地理优势,埃及作为巴以问题的安全阀门和关键协调人的角色并未被其他地区力量完全取代。然而,近年来,随着美国通过《亚伯拉罕协议》促进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等阿拉伯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巴以问题逐渐被边缘化。在“阿以和解”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巴以问题将被“温和解决”,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直线下降。对埃及而言,近些年,美国和以色列的注意力正转向阿拉伯世界东部的海湾地区。在政治和文化上,海湾阿拉伯国家可能成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和解的新典范;在地缘和经济上,美国也试图将印度、希腊等域外盟友与以色列、海湾阿拉伯国家等域内盟友用新的合作倡议连成一片,如“中东四边机制”(I2U2)与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等。这些新情况都令埃及深感自身传统作用与地位的衰落。
本轮巴以冲突的爆发无疑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埃及的重要性——它是国际社会对加沙实施人道主义援助的唯一渠道,任何试图解决冲突或做善后工作的方案都离不开埃及。对埃及政府而言,从道义立场为巴勒斯坦人民发声既是对国内民意的回应,也是向世界大国宣示本国地位和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