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三大新兴武器出口国
作者 杨近文 臧雪静
发表于 2024年1月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中东、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安全形势紧张复杂,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剧变,多国纷纷增加军费开支,全球武器装备需求大幅增长。2022年全球军费开支高达2.24万亿美元,连续第八年增长,已达到冷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多重因素作用下,韩国、土耳其和以色列等新兴武器出口国引起广泛关注。

军工业掀起“韩流”

近年来,韩国将国防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扶持,提出要建设“战略工业化和国防工业化强国”,力争成为“世界第四大武器出口国”。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2022年,韩国占全球武器出口总额的2.4%,相比上一个五年(2013~2017年),其武器出口额增幅高达74%。2018~2022年,俄罗斯、德国、英国武器出口额则较上一个五年下降31%~35%不等。在出口目标国方面,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占韩国武器出口额的63%。其中,韩国武器出口前三大目标国分别为菲律宾、印度和泰国。随着韩国与波兰签署大额武器装备采购合同,2022年韩国军贸签约额高达170亿美元,其武器装备在全球市场的曝光率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韩国制造”在国际军贸市场不断扩大份额有几大因素:

一是政府强力扶持,加大国防工业研发投入。2023年9月,韩国国防采办计划管理局计划设立国防工业基金,在未来五年内向韩国本土企业提供超过8000万美元的研发资金,用于支持人工智能、航空电子产品、半导体及无人系统等下一代军事技术研发,增强国防工业创新性。韩国军工企业积极开展合并改组,进一步提高生产研发能力。2023年7月,韩华集团将旗下国防产业子公司合并为“韩华航空航天公司”,意在打造韩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力争到2030年成为“全球十大军工企业”。

二是以目标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定制化”精准营销,同时提升军贸产品快速交付能力。2022年7月,韩华集团根据澳大利亚陆军要求,在K-21步兵战车基础上专门设计和开发新一代战车“红背蜘蛛”,参与其下一代步兵战车竞标项目。2023年7月,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KAI)宣布在波兰明斯克马佐维茨基空军基地开设办事处,并将波兰作为欧洲市场的营销基地,向有更换老化战斗机需求的欧洲潜在客户宣传韩国战机。

三是加强海外生产设施利用,推动本地化生产。韩国利用海外生产基地和相关设施,将其作为向周边国家出口的桥头堡和全球价值链的先行基地。2023年7月,澳大利亚国防部公布“陆地400”项目第三阶段竞标结果,韩国韩华公司的AS21“红背蜘蛛”步兵战车击败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KF41“猞猁”步兵战车赢得竞标。之所以能够击败德国顶尖军工企业,是因为韩国相关武器装备生产使用了澳大利亚本土企业制造的T2000模块化炮塔,以及全部战车都实现在澳本地生产。

本文刊登于《世界知识》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