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人工智能对话可以谈些什么
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在双方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里,建立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机制赫然在列。这不仅给缓和两国日趋激烈的数字竞争释放了积极信号,也为保持两国各领域对话合作注入新的驱动力。尤其在国际舆论越来越关注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当下,中美建立的这一新的对话渠道为推动相关领域全球治理提供了信心。
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符合国际期待
伴随着ChatGPT在全球爆火引发大众对这项技术的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在2023年步入快车道,一个代表性的现象是科技和产业界高调呼吁重视人工智能的“失控风险”。3月29日,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英国开源人工智能公司Stability AI的CEO莫斯塔克等1000多名业界高管、专家、科研人员签署公开信,呼吁“暂停研发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六个月”,从而避免“人类文明被机器终结”。5月31日,350名人工智能领域的行业高管、专家公开警告人工智能可能像核武器和大流行病一样给人类带来“灭绝性社会风险”,引发全球舆论对人工智能潜在伦理风险的高度关注。6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要认真对待专家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警告。同核武器威胁人类生存相比,人工智能尚未展现出颠覆性的破坏力,所谓超级人工智能将灭绝人类带有一定的科幻主义和浪漫主义猜想色彩。尽管如此,国际舆论对大国开展治理合作以防止“技术失控”充满期待。中美同为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大国,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国际治理责任,对国际舆论的主要关切作出回应。

回望過去十年人工智能全球体系的演进,国际治理机制和规范的建构在2023年迎来一股热潮,为中美开展人工智能治理对话创造了条件。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世界知识》2024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