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对于硬折扣和软折扣两种不同的折扣方式,你怎么看?
答:硬折扣和软折扣的概念源于商业营销、供应链管理和消费者行为领域,它们在商品销售和消费者购买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硬折扣和软折扣在消费者感受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商家需要根据自身的品牌定位、目标消费者和营销策略来选择合适的折扣方式,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硬折扣和软折扣也可能会相互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问:针对当前零食折扣店赛道,你怎么解读?
答:我从取势、明道、优术这三个方面来解读折扣店当前业态的快速发展。
一是取势,即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能够懂得因势利导。

宏观层面上,如果我们把商业生态放在世界生态、国家生态、城市生态的维度上,就能够理解折扣店为什么在疫情后发展势头如此强劲。2023年全球零食销售额增长9%,折扣店增速12.9%,超过电商,成为缓解物价上涨的重要方式。
经济处于复苏期,世界的动荡和不确定性增加,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产品过剩时代,消费升级,人们对零食的期待也在涨,但人们追求健康美好生活,对品质生活、简单生活的向往,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和预期,這些生意的底层逻辑没有变。
二是明道,即懂得事物发展的原始规律,万事万物背后的运行规则,也就是马斯克常常说的第一性原理。之前做快消品和零食行业,我们强调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现在前两个不变,后面渠道力变成了数字化和数智化的能力。
渠道变革和品牌打造的方式一直在演变,一方面社会生态宏观层面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是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
所有商业的变革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合理分配利润和压缩成本空间,提高坪效和人效。以安徽省合肥市的零售渠道演化为例,2000年前的零售以便利店、小超市、夫妻店居多,2000年左右开了第一家大型超市北京华联,大型商超才第一次被人记住。后来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永辉超市相继落户,让居民体验了更好的购物环境。再到后来以万达和银泰商业综合体为代表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为特征,shopping mall大型商圈诞生。随着线上互联网的发展,物流基础设施、线上收款系统的完善,互联网的基建设施完善后,大润发和永辉被阿里收购。再后来从大型商超分化出很多专门店,以生鲜赛道疯狂开店为特征,到呆罗卜和谊品生鲜的融资为标志。生鲜赛道风起云涌,一路狂飙,到国家层面出手调控,互联网和资本已经深入最基础的生活基建领域,直接威胁到商业生态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