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到一个创业者写文章,说因为盒马转型做硬折扣超市,自己品牌在盒马货架上的上万库存让尽快拉走,而这根最后的稻草,几乎要压垮这个新消费创业品牌。
我才发现,盒马声称要转型硬折扣零售商,可能很多公司的命运因此被改变或被催着更快地改变。
既然盒马转型硬折扣的聲量这么大,我决定去逛一逛,看看它到底要如何转型。
逛完之后,想到盒马的转型决心,2024年春节之前完成全国350多家门店的调整,我有点担心,这个转型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盒马CEO侯毅2022年年底在国外转了一圈之后,发现国外许多大型超市都是折扣店,奥乐齐、开市客、山姆等,在2023年的环境下还取得了不错的增长,而国内线下零售永辉、家乐福、步步高等却是负增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似乎做折扣店、做自有品牌是大势所趋。
不同于临期食品的折扣,硬折扣是零售商直接在工厂做自有品牌定制,提高供应链效率,砍掉中间环节,给消费者省钱,还能把控好品质。但这个硬折扣概念禁不住推敲,因为售价是零售商自己定的,没品牌商什么事儿了,也不存在全国统一指导价,谈何折扣?但这是行业概念问题,暂且不谈。
另外,2023年线下消费疲软,又赶上阿里拆分,盒马被要求独立运营,IPO又未能如愿,积累这么多国内外因素、行业因素、自身因素,盒马急需一场改革拉起一面大旗,重新找到新增长路径。
硬折扣这条路线被侯毅认为是唯一的出路,为了来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盒马要把现在的五六千个SKU(最小存量单位)去掉3000个,再引入一大批,整体控制在三四千个SKU,所以开头提到的走品质路线的新消费品牌被清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为了尽快清理存货,盒马还开始了一场价格大调整:普遍下调门店里的商品价格,说是会下降20%,店铺内的货架上贴满了“天天低价、件件爆款”的标志。
那么,真实调整情况怎么样呢?
线上线下不同价
据消费者反馈,如果晚上8点以后,可能真的有不少生鲜品会降价处理,但我去的时候是下午5点多,并未看到大规模的低价商品,而且我对比了部分商品价格之后,非但没有低价,反而更高。
以蒙牛特仑苏纯牛奶为例,250毫升,12盒装,盒马线下专享价是43.9元。
但我用京东到家就地搜索,附近京客隆的价格是42.9元,若购买2箱,更是低到39.9元,而且是送到家。
而盒马要是送到家的话,是49.9元一箱。
再对比伊利金典纯牛奶,250毫升,12盒一箱,盒马定价仍然是43.9元。而附近的首航超市则是36.3元。若是盒马送货到家,则是49.9元。
要知道,盒马可是大型超市,京客隆和首航只是便利店,便利店要比超市价格更高,这是行规,但是现在号称要做硬折扣的盒马,比便利店还贵,这还是“双11”期间,盒马下调了20%的价格之后,还比别的门店贵这么多,做硬折扣这是光靠嘴硬吗?
另外,细心的网友还发现了一个现象,盒马线上的价格竟然维持原价,比线下门店还要贵,对于这个现象,侯毅说这是他们首创的线上线下不同价。

